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91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涉及胸外科技术领域。包括吸引管体,所述吸引管体上安装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上安装有拨块,所述吸引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吸引管体通过支撑组件在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凸块一和凸块二,且活动杆上安装有两组带有间距的固定块。吸引管体,所述吸引管体上安装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上安装有拨块,所述吸引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吸引管体通过支撑组件在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凸块一和凸块二,且活动杆上安装有两组带有间距的固定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具体为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


技术介绍

1、目前胸外科肺部结节手术中的淋巴结采样或清扫是胸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关键意义。其核心目的是评估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从而明确肿瘤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并影响预后,临床外科手术特别是肿瘤外科手术中须常规清扫淋巴结,在实际操作中通常运用某种器械钳夹淋巴结再予以切除,但淋巴结具有自身较软的特点,其本身基本形成不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形,尤其是在外力作用下其形状变化极不稳定,因此淋巴结摘除比较困难,传统腔镜下清扫方式常由助手辅助暴露淋巴结区域,主刀医生通过吸引器拨弄或者抓持器械钳夹淋巴结,往往造成淋巴结破碎出血,导致术野不清晰,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增加了转移淋巴结残留风险,降低手术质量。

2、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吸引器与淋巴结牵引器械独立,多由主刀和助手分别操作,多器械操作导致切口器械碰撞,增加组织损伤风险,淋巴结清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包括吸引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体(1)后端底部通过连接杆一(21)和扭力弹簧(22)转动安装有拨块(2),所述吸引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4),所述吸引管体(1)通过支撑组件(4)在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外侧对称固定有凸块一(31)和凸块二(32),且活动杆(3)的后端套设有两个固定块(33),两个所述固定块(33)位于连接杆一(21)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上凸块一(31)设置在转动盘(43)的滑动槽(45)中,所述活动杆(3)通过凸块一(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包括吸引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体(1)后端底部通过连接杆一(21)和扭力弹簧(22)转动安装有拨块(2),所述吸引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4),所述吸引管体(1)通过支撑组件(4)在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外侧对称固定有凸块一(31)和凸块二(32),且活动杆(3)的后端套设有两个固定块(33),两个所述固定块(33)位于连接杆一(21)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上凸块一(31)设置在转动盘(43)的滑动槽(45)中,所述活动杆(3)通过凸块一(31)和滑动槽(45)与转动盘(43)进行卡接,所述转动盘(43)两端的滑动块(44)外端设置在螺旋凹槽(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6)通过连接杆二(5)与第一锥齿轮(7)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11)相互啮合,所述导柱(6)左右对称设置在转动盘(43)的两侧,所述螺纹杆(10)一端延展进连接板(8)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8)嵌套进行吸引管体(1)的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体(1)的前端滑动安装有移动块(12),所述移动块(12)的内壁上等距离设置有限位块(1201),所述限位块(1201)关于移动块(12)的水平中线上下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淋巴结吸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善吴强光亮宁英泽陈凯旋金亮贺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