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矢野原良民专利>正文

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81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包括下述工序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准备苗床的工序,和,将培养液贮存在苗床内的工序,该培养液含有为了培育那些植物及水生动物的营养成分,和,使贮存在苗床内的培养液起波浪的工序,该波浪是通过用例如活塞汽缸等变位手段,使配置在苗床上方的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长方体状的造波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变位的造波机来产生的,和,在苗床内产生培养涨落的工序,该涨落现象是通过该造波机,使贮存在苗床内的培养液的水位周期性的上下变位产生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atural ecosystem regene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e regener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comprises the steps of: preparing the seedbed process, and will be stored in the medium bed process, the medium contain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ose plants and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stored in liquid medium, the seedbed in the wave process, the wave is for example, by using the piston cylinder shift means, make the configuration in the seedbed above by wave rectangular shaped synthetic resin material, a variable wave machine to produce, and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 cultivating fluctuation process in the chamber, the fluctuation phenomenon is made by the wave machine, water cycle to medium stored in seedbed on the dislocation gener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特别是涉及可以用于栽培例如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等植物,及培育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生动物、环形动物(少毛、多毛类)、海草类等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在用成为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原有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的植物栽培方法中,有例如称做循环溶液培养方式的方法。在该植物栽培方法中,将由水源引入的使用的水,贮存在罐内,并在其中溶解肥料盐类等来调节培养液。用泵吸取该培养液,通过管路,该培养液被送到苗床内。在这种情况下,使一定量的培养液残存在苗床内,使一定水位以上的培养液,由排水管溢出,再经过排水管自然落下排到罐内。另外,在培养液的循环路径中,为了将氧供给到培养池中,而具备适宜的喷雾器、空气混入器及自然落下方式等的各种曝气方式。在该原有的植物栽培方法中,由于需要贮存培养液的大型罐及为使培养液循环的大型且大功率的泵等,而且,还需要为了将氧供给到培养液中的复杂的机械,所以,设施费随之提高。另外,以往提出了这样的植物的栽培方法,即不用罐而完成需要有罐的培养液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3是表示用于该栽培方法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的一例的图解图。该溶液培养栽培装置1,包括左右对称地配置的苗床2及3。在苗床2和3之间,设置交换槽4。在交换槽4内,形成隔开板5。在该隔开板上,隔开间隔,设置数个连络孔6。在苗床2及3上,分别用泵7及8供给培养液。由于泵7和8,进行相同时间的交替运转,所以,在苗床2及3之间,培养液相互进行等量交换。也就是说,若使泵8进行一定时间运转,则使苗床3内的培养液供给苗床2,则苗床2被培养液L装满。此时,苗床3接近于空的状态。在该溶液培养装置1中,即使泵7及8停止,培养液L也能通过交换层4的连络孔6,由一方的苗床2自然供给到另一方的苗床3中。接着,泵7工作,培养液L由苗床2供给到苗床3中,在该溶液培养栽培装置1中,在苗床2及3的培养液L达到平衡状态这段时间里,培养液L一直不会静止。因而,在用原有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1的植物栽培方法中,由于不用罐就能够实现以往必须有罐的培养液的作用,所以,可以使有关设施费的成本降低。一方面,对于用成为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原有的养殖装置的鱼的培育方法来说,有例如用泵向水槽内给水,并使其进行循环的方法。在该原有的养殖装置中,在水的循环路径上设置过滤器等过滤装置,此外,设置为了向水槽内供给氧的气泡发生装置。然而,在用示于图13的原有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1的植物栽培方法中,在苗床2及3之间,需要为了使培养液L在苗床2及3之间进行循环的泵及交换槽,另外,有关设施费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了。而且,在调整培养液L的水位的时候,由于需要调节泵的工作及交换槽的连络孔的尺寸、形状、数量,所以是非常麻烦的。另外,由于苗床之间的培养液L的动作缓慢,所以供给到培养液L中的氧也是有限的。此外,在示于图13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1及其以前的原有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中,浸渍在培养液L中的植物的根部分,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只不过有少许的摇动,向培养液中溶入氧也变得相当不充分,因而,要创造适合于培育植物的环境条件,换言之,即创造适合于培育植物的自然生态系,并再现于苗床内,是有困难的。另一方面,在用于原有的养殖装置的鱼的培育方法中,有关泵。过滤装置及气泡发生装置等的装置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而且,在原有的养殖装置中,由于水槽内的氧的供给成为局部性的,而氧不能充分地分散到水槽内的全体,所以,氧气也不能充分地溶入到培养池中,因此,在用原有的养殖装置的鱼的培育方法中,在水槽内再现适合于培育鱼等水生动物的环境条件,换言之,就是适合培育水生动物的自然生态系,完成它是困难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该方法以简单而且低的成本,可以创造适合培育植物及水生动物等生物的环境条件。本专利技术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包括以下几道工序准备为了在其中配置生物、培育生物的容器的工序,和,将为了培育生物的培养液贮存在容器中的工序,和,使贮存在容器中的培养液起波浪的工序,和,使贮存在容器内的培养液的水位周期性地上下变位的工序。通过将培养液贮存在容器内的工序,培养液被装入容器。通过使培养液起波浪的工序,在容器的培养液中发生波浪。通过该波浪,在容器内的培养液的表层的界面层不断地卷入容器,从而使空气中的氧溶入培养液中。而且,培养液,通过波浪,而被搅拌。另外,通过使培养液的水位周期性地上下变位的工序,使贮存在容器内的培养液,周期性地涨落。按照本专利技术,以简单而且低的成本,可以得到能够创造适合培育植物及水生动物等的生物的环境条件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也就是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通过使培养液的水位断续地上下变位,从而使容器内的培养液断续地产生涨落差。因此,在培养液的每次涨落中,空气中的氧便溶入到容器内的培养液中。另外,通过使培养液断续地起波浪,使容器内的培养液的界面层变薄,从而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有效而且自然地溶入到培养液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造波作用,使培养液的界面层不断的卷入空气,所以,在培养液的界面层下,为断地溶解空气中的氧,使培养液中的氧变得丰富了。而且,通过由于造波而产生的培养液的流动,使培养液被搅拌,所以,培养液中的养分均匀化了。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在容器内,使丰富的氧和养分供给所培育的植物及水生动物等生物,从而,促进了植物及水生动物等生物的培育。以下,参照附图对下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以进一步搞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它的目的、特征、布局及优点。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线Ⅱ-Ⅱ位置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线Ⅲ-Ⅲ位置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造波机的造波机构的主要部位的图解图。图5是表示示于图1至图4的生物培育装置的其它例子的图解图。图6是表示示于图1至图4的生物培育装置的再一个其它例子的图解图。图7是表示示于图1至图4的生物培育装置的另一例子的图解图。图8是示于图7的造波体的重要部位的图解图。图9是表示示于图6的生物培育装置的变化实例的主要部位的图解图。图10是表示示于图1至图4的生物培育装置的再一个其它例子的图解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例的图解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其它实施例的图解图。图13是表示,用成为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原有的溶液培养栽培装置的植物的栽培方法的一个例子。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线Ⅱ-Ⅱ位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线Ⅲ-Ⅲ位置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用于为了培育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等植物,及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生动物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的生物培育装置进行说明。生物培育装置10,包含作为容器的苗床12。苗床12,包含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作成的矩形板状的正面构件14,在正面构件1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形成,例如矩形板状的第1侧面构件16及第2侧面构件18。第1侧面构件16及第2侧面构件18,分别由正面构件1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沿直角方向延伸而形成。第1侧面构件16和第2侧面构件18要互相对应地沿同一方向延伸来形成。第1侧面构件16和第2侧面构件18,分别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其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正面构件14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同样来形成,其宽度方向的长度按正面构件14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长度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它包括下列几道工序,准备容器的工序,在该容器中配置生物,并用该容器培育上述生物,在上述容器中贮存培养液的工序,该培养液是用于培养上述生物的,使上述培养液起波浪的工序,该培养液是贮存在上述容器内的,及,使上述培养液的水位周期性地上下变位的工序,该培养液是贮存在上述容器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2-10-22 309235/92;JP 1993-3-16 82633/931.一种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它包括下列几道工序,准备容器的工序,在该容器中配置生物,并用该容器培育上述生物,在上述容器中贮存培养液的工序,该培养液是用于培养上述生物的,使上述培养液起波浪的工序,该培养液是贮存在上述容器内的,及,使上述培养液的水位周期性地上下变位的工序,该培养液是贮存在上述容器中的。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上述容器,是上端开放的箱状的苗床,在上述苗床中形成水槽部。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然生态系再生方法,在上述苗床的上部栽培播种了用定植平板支持的植物的种子,在上述定植平板的下方的上述苗床内,培育水生动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原良民
申请(专利权)人:矢野原良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