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中的挑流消能,具体涉及一种挑流鼻坎。
技术介绍
1、挑流消能指在泄水建筑物末端设置不同形式的挑流鼻坎,将上游下泄的高速水流向下游挑射,通过射流在空中的扩散、紊动和掺气作用,消除部分能量,然后跌落至远离建筑物的河道中,在一定深度和范围的水垫中消能。由于挑流消能具有结构简单、经济、维护方便等优点,当下游地质条件较好且对波浪要求不高时,水利水电工程多采用挑流消能。
2、在目前常用的各类型挑流鼻坎中,常规的连续式挑坎的入水单宽流量大,下游冲刷深、水力指标高;差动式挑坎在常规的连续式挑坎的基础上,间隔增加凸体,可有效分散了单个泄槽出挑水舌的入水宽度,减小入水单宽流量,减轻下游冲刷深度,但在连续式挑坎上设置凸体,凸体两侧的空化空蚀风险大;窄缝式挑坎使出挑水流纵向拉伸,可减轻泄洪对边坡的冲刷影响,但下游的冲刷一般较深;斜切式挑坎可有效扩散出坎水流,减小入水单宽流量,主要适用河岸式溢洪道;舌形挑坎可在横向上扩散出坎水流,减小入水单宽流量,主要适用下游较宽的河道,设施泄水后,挑坎反弧段积水多,不利于检修。同时,上述各类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挑流鼻坎,与溢洪道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洪道的出口段(1)的底板连接沿程下降的斜底坡,所述斜底坡的宽度向下游方向沿程增大形成俯射挑坎(3),所述俯射挑坎(3)与所述溢洪道的边墙(2)末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射挑坎与所述溢洪道相接处的边墙(2)内壁设置侧掺气坎(4),所述侧掺气坎(4)为突扩式,突扩宽度b1取值范围为[0.20m,0.4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射挑坎(3)的挑角θ取值范围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挑流鼻坎,与溢洪道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洪道的出口段(1)的底板连接沿程下降的斜底坡,所述斜底坡的宽度向下游方向沿程增大形成俯射挑坎(3),所述俯射挑坎(3)与所述溢洪道的边墙(2)末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射挑坎与所述溢洪道相接处的边墙(2)内壁设置侧掺气坎(4),所述侧掺气坎(4)为突扩式,突扩宽度b1取值范围为[0.20m,0.4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射挑坎(3)的挑角θ取值范围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流鼻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射挑坎(3)的末端高程与下游最高水位的差值δh小于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树荣,曾少岳,刘金山,张天伟,王立杰,苗宝广,李志,顾莉,周红波,黄永春,何金龙,倪磊,李乃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