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斜拉桥是一种由塔、梁、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的组合结构体系。拉索的作用相当于在主梁跨内增加了若干弹性支撑,从而大大减少梁内弯矩和梁体尺寸,使得桥梁跨越能力显著增大,常用于大跨径桥梁结构。
2、传统的混凝土斜拉桥工艺成熟,造价相对较低,在400m以下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关键工作在于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和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对于混凝土斜拉桥,由于混凝土材料自重较大,受拉性能差,混凝土主梁的应力往往成为设计控制的主要因素。因此斜拉桥的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与预应力效应息息相关,合理成桥状态除恒载、活载外还需要考虑预应力效应,此时的状态优化问题实质上是主梁预应力与索力共同优化的问题。在传统的斜拉桥预应力布束过程中,设计者往往需要根据截面应力条件反复试算以获得一个能够满足截面应力限制的预应力布置方式,而且一旦索力有所调整,配置的预应力也要跟着调整,将会导致大量的重复工作。
3、有鉴于此,有必要优化改进混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各分段内的预应力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Nyj1和Nyj2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σsn、σxn与主梁在恒载和活载组合下的最大应力σxa、σsa之间的关系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σsm、σxm与主梁在恒载和活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各分段内的预应力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nyj1和nyj2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预应力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σsn、σxn与主梁在恒载和活载组合下的最大应力σxa、σsa之间的关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玄,陈峥嵘,刘雪松,刘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