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4328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水杨酸和胆碱碳酸氢盐溶液混合,经脱水处理,制备得到室温下呈液态的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将该深共晶溶剂与β‑甘油磷酸钠溶液混合,并载入壳聚糖溶液中,形成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能够有效抑制牙周病原菌生长、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牙槽骨吸收,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局部药物递送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该疾病以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及骨吸收为特点。牙周炎的危害不只会造成口腔咀嚼、美观及发音功能等障碍,其同时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着紧密的病因学联系,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上牙周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去除牙菌斑生物膜等局部刺激,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从而减缓牙槽骨的炎性吸收。然而,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往往难以根除牙菌斑生物膜,牙周组织中的共生微生物群落在治疗后仍然会产生局部的炎性刺激。这使得牙周炎,尤其是具有深牙周袋的中重度牙周炎,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需要辅助治疗手段以巩固、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在牙周袋内局部应用抗菌、抗炎药物便是最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2、目前,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牙周炎的抗菌和抗炎药物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由于口腔环境的湿润和动态特性,以及牙周袋空间狭小、常规器械难以精准到达等因素,固体粉末状药物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5:1~5: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48: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是由水杨酸与胆碱碳酸氢盐组成,其中所述水杨酸与胆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5:1~5: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β-甘油磷酸钠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48: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胆碱型深共晶溶剂是由水杨酸与胆碱碳酸氢盐组成,其中所述水杨酸与胆碱碳酸氢盐的摩尔比为1:0.5~1.5,优选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胆碱型共晶凝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张瑾李建树徐心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