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高速铁路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平顺性、舒适性,现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要求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差异沉降小于5mm、折角小于1‰,多年的高速铁路运营表明,由于桥梁和路基基础的加固处理深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变形要求难以达到,特别是在桥梁和路基接头处通常会形成变形错台,这对轨道结构的受力极为不利,地基土层越深越明显,目前当变形超限后,通常采用设置轨道垫块来调整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当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设置垫块形成的隐患增大、可靠度降低,特别是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其对变形的要求更严、对变形的敏感性更强,需要更高可靠度的过渡段平顺性控制方法和技术,因此提出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及修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桥路无变形错台、局部不均匀变形适应性好、变形超限修复容易、施工及修复简单、经济环保、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顺性控制结构包括支撑体(3)、支撑梁(4)、平顺调整板(5)、过渡段填筑体(6)、柔性填筑体(7)、注浆管(8)、土压力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支撑体(3)与桥梁承台(2)固定连接,可以为平顺调整板提供较大支撑力,支撑体(3)与桥梁承台(2)竖向变形保持一致,在支撑体(3)上设置平顺调整板后,路基与桥梁产生差异变形时,确保不会出现错台,支撑体(3)顶部外侧设置成弧形倒角使平顺调整板发生变形时不会形成两个结构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顺性控制结构包括支撑体(3)、支撑梁(4)、平顺调整板(5)、过渡段填筑体(6)、柔性填筑体(7)、注浆管(8)、土压力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支撑体(3)与桥梁承台(2)固定连接,可以为平顺调整板提供较大支撑力,支撑体(3)与桥梁承台(2)竖向变形保持一致,在支撑体(3)上设置平顺调整板后,路基与桥梁产生差异变形时,确保不会出现错台,支撑体(3)顶部外侧设置成弧形倒角使平顺调整板发生变形时不会形成两个结构之间的应力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注浆管(8)为后期托空注浆提供条件,两端出露路基边坡外可以便于注浆后对注浆管进行清理,从而可以进行多次注浆施工;土压力盒(9)的设置可以判断平顺调整板底的托空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平顺性控制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平顺调整板(5)可以调整填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避免填筑路基与桥梁承台(2)间形成错台、其宽度与桥梁承台(2)和支撑体(3)的宽度一致可以节省工程投资;采用钢丝环把注浆管(8)与平顺调整板底部固定在一起可以使注浆管(8)始终与平顺调整板连接在一起,始终位于托空区的上部,便于多次注浆施工而不会被封堵;钢丝网兜把土压力盒(9)与平顺调整板(5)底部固定在一起可以有效判断平顺调整板(5)底部是否托空及托空长度;注浆管(8)和土压力盒(9)不会随路基填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报,姚裕春,侯国峰,朱标,孙震,李伟,吴洋,李丁立,宋贤昌,刘建明,袁碧玉,房立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