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工程,特别是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及通道连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城市地铁建设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由于受交通调流、地面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传统的明挖工法受到极大的限制。机械法工艺具有施工占地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不需要搬迁地下管线,不破坏地面道路结构,也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适用于地铁出入口、过街通道等地下通道的建设。
2、机械法出入口通道一般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施工,始发井与接收井常设置在通道两端,通常接收井设置在车站站内,利用车站主体结构兼做接收井,实现永临结合,减少废弃工程,是一种更加高效、经济、安全的选择。车站结构形式按站台宽度的不同主要有单柱及无柱等不同结构类型;其中,无柱车站空间利用率高、视野通透、空间感较好,利于乘客规划流线,极大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因而被越来越多地铁车站所采用。但上述的接收井设置方案适用于常规平顶有柱车站,对于无柱拱顶车站,因为在拱顶开洞进行接收,难以保证车站主体结构的安全,使得无柱拱顶车站接收往往站外修建接收井甚至放弃机械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包括车站主体结构(10)和围护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主体结构(10)包括第一侧墙(101)、第二侧墙(102)、中板(11)和拱形顶板(20),所述第二侧墙(102)所在侧具有用于与机械法通道(30)连通的接口,所述中板(11)靠近所述接口处预留有中板吊出孔(13),所述拱形顶板(20)靠近所述接口处预留有顶板吊出孔(23),所述中板吊出孔(13)和所述顶板吊出孔(23)在竖向上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24)抵紧对应所述围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包括车站主体结构(10)和围护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主体结构(10)包括第一侧墙(101)、第二侧墙(102)、中板(11)和拱形顶板(20),所述第二侧墙(102)所在侧具有用于与机械法通道(30)连通的接口,所述中板(11)靠近所述接口处预留有中板吊出孔(13),所述拱形顶板(20)靠近所述接口处预留有顶板吊出孔(23),所述中板吊出孔(13)和所述顶板吊出孔(23)在竖向上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24)抵紧对应所述围护结构(40)的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导角(242),所述第一导角(242)与所述拱形顶板(20)关于所述第二侧墙(102)对侧的第二导角(201)的对应部分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24)顶部远离所述机械法通道(30)的一侧具有向上的凸梁(2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连接的拱形无柱地铁车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24)远离所述机械法通道(30)的一侧设有外凸的第一企口(241);所述拱形结构梁(22)接触所述顶板吊出孔(23)的部分底部设有第二企口(221),所述第二企口(221)底面与所述拱形顶板(20)的拱底对齐;所述顶板吊出孔(23)远离所述第二侧墙(102)的一侧设有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飞,王健,李辉,郭申,李兴龙,李光杰,王兰国,钟文龙,蒋靖东,陈洪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