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保护膜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薄膜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1、手机薄膜在生产时,其原材料为成卷的薄膜(俗称膜卷),膜卷上的薄膜在驱动单元的拉动下从放卷单元放出后,送到后续的冲裁设备进行冲裁。
2、当一个膜卷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的膜卷,在更换期间,需要暂停驱动单元及后续的设备运行,因而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运行,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生产节奏。
3、公开号为cn22241041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防偏离功能的薄膜输送装置,其包括底板、偏移检测组件、纠偏组件、滑台、竖板、调节组件以及升降支撑组件。底板连接中控台,中控台上对称并转动设置两个导向辊。偏移检测组件与中控台连接。纠偏组件与中控台连接并位于两侧导向辊之间。滑台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上设置驱动滑台滑动的直线模组。竖板与滑台的一侧连接,竖板转动连接支撑轴,支撑轴上对称设置两组夹持组件。调节组件与支撑轴连接并驱动连接两组夹持组件,以调节两组夹持组件的间距。由于其薄膜放出后直接进入中控台进行纠偏,当薄膜放完后,就需要中断设备运行,更换新的膜卷,从而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薄膜(7)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单元(5)和用于带动薄膜(7)移动的驱动单元(6),所述薄膜(7)依次通过缓冲单元(5)和驱动单元(6);所述缓冲单元(5)包括下支撑板(38)和设置在下支撑板(38)上方的上支撑板(37),所述上支撑板(37)和下支撑板(38)竖向活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板(38)上沿薄膜(7)移动方向均布有与下支撑板(38)转动连接的下滚筒(8),所述上支撑板(37)上沿薄膜(7)移动方向均布有与上支撑板(37)转动连接的上滚筒(12),所述上滚筒(12)的轴线和下滚筒(8)的轴线均在水平面内与薄膜(7)移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薄膜(7)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单元(5)和用于带动薄膜(7)移动的驱动单元(6),所述薄膜(7)依次通过缓冲单元(5)和驱动单元(6);所述缓冲单元(5)包括下支撑板(38)和设置在下支撑板(38)上方的上支撑板(37),所述上支撑板(37)和下支撑板(38)竖向活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板(38)上沿薄膜(7)移动方向均布有与下支撑板(38)转动连接的下滚筒(8),所述上支撑板(37)上沿薄膜(7)移动方向均布有与上支撑板(37)转动连接的上滚筒(12),所述上滚筒(12)的轴线和下滚筒(8)的轴线均在水平面内与薄膜(7)移动方向垂直,所述薄膜(7)呈蛇形绕过下滚筒(8)和上滚筒(12),所述下支撑板(38)上设有用于带动上支撑板(37)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呈八字形对称设置的一对上连杆(11)以及呈倒八字形对称设置的一对下连杆(10),两根上连杆(11)和两根下连杆(10)一一对应,两根上连杆(11)和两根下连杆(10)长度相等,两根上连杆(11)的上端分别与上支撑板(37)转动连接,两根下连杆(10)的下端分别与下支撑板(38)转动连接,两根上连杆(11)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下连杆(10)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37)和下支撑板(38)上设有用于带动两根上连杆(11)同步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两根下连杆(10)同步反向转动的同步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上连杆(11)上端的上第一齿轮(13)、与上第一齿轮(13)啮合的上第二齿轮(14)、与上第二齿轮(14)同轴且固定连接的上第一链轮(15)以及与另一根上连杆(11)上端固定连接的上第二链轮(17),所述上第一齿轮(13)、上第二齿轮(14)、上第一链轮(15)和上第二链轮(17)均与上支撑板(37)转动连接,所述上第一齿轮(13)和上第二齿轮(14)的齿数相同,所述上第一链轮(15)和上第二链轮(17)的齿数相同,所述上第一链轮(15)和上第二链轮(17)上绕有上链条(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下连杆(10)下端的下第一齿轮(24)、与下第一齿轮(24)啮合的下第二齿轮(21)、与下第二齿轮(2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下第一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金明,赵景波,杨金来,客丽娟,蔺雪辉,雷雳,
申请(专利权)人:稻丰智谷固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