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密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3873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储存、输送系统中的密封装置,具体地说,在常压或微压状态下使用液体工质来密封气体环境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上连接壳盖,在壳盖中央装设排气管,使排气管的一端裸露在壳盖外,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的液体面内,在壳体外表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有进气管,在壳体外表面的另一侧的下部连接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在壳体内壁与排气管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在壳体底面上连通相接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防止渗漏,实现安全地回收油气,工况稳定可靠,而且具有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寿命长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储存、输送系统中的密封装置,具体地说,在常 压或微压状态下使用液体工质来密封气体环境的液体密封器
技术介绍
汽油在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油气泄放,既污染丫环境, 危害人身健康,同时又产生不安全因素。在油气回收过程中,经常由于收集 油气的压力/真空过高,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通常采用机械式压力/真空阀 的方法以解决其压力、真空过高的隐患,即采用精确配重的方式控制阀门开 启压力。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油气、空气及管道中的铁锈颗 粒、灰尘等在油气中粘度较高的组分的影响下附着在阀门密封面上而导致阀 门不能完全闭合而渗漏,甚至有时会粘住阀门中的阀芯不能在设定压力下正 常开启,从而导致微漏及该开不开、该关不关的缺陷,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防止渗漏,实现安全地回收油气,又工 况稳定可靠,而且具有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寿命长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的一 种的液体密封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液体密封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 上连接壳盖,在壳盖中央装设排气管,使排气管的一端裸露在壳盖外,排气 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的液体面内,;在壳体外表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有进气 管,在壳体外表面的另一侧的下部连接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在壳体内壁与 排气管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在壳体底面上连通相接排液管。所述的壳体的法兰与壳盖的法兰之间置有密封垫。所述的排气管,伸露在壳盖外的末端连接法兰。所述的进气管,伸露在壳体外的末端连接法兰。所述的加液管的一端裸露在壳盖外,另一端伸入壳体内,裸露在壳盖外的进 口端朝外,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 40° 。所述的排液管由管体和堵头组成,管体的一端连接在壳体底面上,管体的 另一端内以螺纹连接堵头。所述的窥镜由框架和镜片组成,在框架内密封装有或是透明的玻璃制的或 是透明的有机板制的镜片,镜片的外表面上标志有液面高度的刻度。本技术的原理分述于下将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油气经收集后在收集总 管内,液封器以并联方式与油气收集总管相连。当油气压力超过设定高值时, 油气压力大于液柱静压力,油气透过液面从排气口逸出。当油气的真空度超过 设定高值时,大气压力与油气真空的压差大于液柱静压力,空气透过液面从排 气口进入进气口。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防止渗漏, 实现安全地回收油气,又工况稳定可靠,而且具有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寿命 长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本技术有一幅附图。其中附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加液管,3、壳盖,4、加液进口, 5、法兰,6、密封垫,7、螺栓,8、进气管,9、排气管,10、液体,11、排液管,12、窥镜。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安装在储存、输送系统中的密封装置,它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上布以螺栓7连接壳盖3,壳体1的法兰与壳盖3的法兰之间置有胶 制的密封垫6;在壳盖3中央装设排气管9,使排气管9的焊接法兰5的一端裸 露在壳盖3夕卜,排气管9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的液体10面内,;在壳体1外表 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带法兰5的进气管8,在壳体1外表面的另一侧的下部连 接由框架和透明的玻璃制的镜片组成的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12,在壳体l内壁与排气管9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2,所述的加液管2的一端裸露在壳盖3夕卜, 另一端伸入壳体l内,裸露在壳盖3外的进口端4朝外,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在壳体1底面上连通相接管体和堵头组成的排液管1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 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本技术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 变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上连接壳盖(3),在壳盖(3)中央装设排气管(9),使排气管(9)的一端裸露在壳盖(3)外,排气管(9)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的液体(10)面内;在壳体(1)外表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有进气管(8),在壳体(1)外表面另一侧的下部连接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12),在壳体(1)内壁与排气管(9)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2),在壳体(1)底面上连通相接排液管(11)。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 法兰与壳盖(3)的法兰之间置有密封垫(6)。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9), 伸露在壳盖(1)外的末端连接法兰(5)。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5),伸 露在壳体(1)外的末端连接法兰(5)。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液管(2)的 一端裸露在壳盖(3)夕卜,另一端伸入壳体(1)内,裸露在壳盖(3)外的加液 进口 (4)端朝外,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 40°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管(11)由 管体和堵头组成,管体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底面上,管体的另一端内以螺纹 连接堵头。7、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窥镜(12)由框 架和镜片组成,在框架内密封装有或是用透明的玻璃制的或是用透明的有机板 制的镜片,镜片的外表面上标志有液面高度的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储存、输送系统中的密封装置,具体地说,在常压或微压状态下使用液体工质来密封气体环境的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上连接壳盖,在壳盖中央装设排气管,使排气管的一端裸露在壳盖外,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的液体面内,在壳体外表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有进气管,在壳体外表面的另一侧的下部连接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在壳体内壁与排气管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在壳体底面上连通相接排液管。本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防止渗漏,实现安全地回收油气,工况稳定可靠,而且具有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寿命长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F16K13/10GK201391660SQ20092001086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孙新红, 张宝禄, 张贤彬, 杜国栋, 王江龙, 野 鹿 申请人: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系底部封闭顶部外侧带法兰的顶口,在顶口的法兰上连接壳盖(3),在壳盖(3)中央装设排气管(9),使排气管(9)的一端裸露在壳盖(3)外,排气管(9)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的液体(10)面内;在壳体(1)外表面一侧的上部连通相接有进气管(8),在壳体(1)外表面另一侧的下部连接观察壳内液面的窥镜(12),在壳体(1)内壁与排气管(9)之间的间腔内装设加液管(2),在壳体(1)底面上连通相接排液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野杜国栋王江龙张贤彬张宝禄孙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欧科力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