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3679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28 00: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涉及微动开关接线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微动开关本体一侧的三组接线板,还包括接线筒,接线筒的一端设置有盖盘,盖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盖盘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第一把手的外侧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转动块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接线筒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两组第二穿线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与微动开关接线的电线在外力作用下与接线端子之间发生脱离,具有很好的紧固接线功能,确保了接线稳定性,实现了接线端子与接线筒的组装功能,也便于对接线端子进行拆卸维护,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动开关接线,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1、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8631737u,公开了微动开关,通过独特的外小内大的凹槽设计,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二极管引脚通过凹槽的槽口安装到凹槽的内部,固定牢靠,不会出现脱落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其连接电线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与接线端子发生脱离,从而造成断路的情况,接线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现有的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其连接电线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与接线端子发生脱离,从而造成断路的情况,接线稳定性比较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包括设置在微动开关本体一侧的三组接线板,还包括接线筒,所述接线筒的一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包括设置在微动开关本体(1)一侧的三组接线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筒(4),所述接线筒(4)的一端设置有盖盘(7),所述盖盘(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9),所述第一把手(9)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盖盘(7)的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11),所述第一把手(9)的外侧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1)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4),所述接线筒(4)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两组第二穿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包括设置在微动开关本体(1)一侧的三组接线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筒(4),所述接线筒(4)的一端设置有盖盘(7),所述盖盘(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9),所述第一把手(9)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盖盘(7)的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11),所述第一把手(9)的外侧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1)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4),所述接线筒(4)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两组第二穿线孔(19),且第一穿线孔(14)与第二穿线孔(19)的内径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9)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7),且螺纹杆(16)通过螺纹孔(17)与第一把手(9)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6)位于连接管(10)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1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迪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明东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