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珍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320 阅读:1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诸如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这样的软体动物的套膜内养殖珍珠的方法。通过打开软体动物并将核体和垫片固定在软体动物的套膜之下来接种软体动物。垫片被固定在软体动物的壳体内侧,以使核体的定位远离软体动物壳体内侧。将接种过的软体动物置于海水环境中一段时间,随后收获环绕核体形成的珍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ultured pearl

A large (PinCtadaMaxima) methods such as pearl film such software in animal cultured pearls. Through the open software and animal core body and the pad is fixed on the film set of software animal down software animal vaccination. The gasket is fixed on the inside of the housing soft animal,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caryosome away from the inner shell animal software. The sea water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vaccinated animal software, then harvested arou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earl nucle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养殖珍珠。长期以来,人们已知道利用珠母贝(Pinctada)属中的各种软体动物,例如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来天然生产珍珠,在本说明书中这些软体动物被称为珍珠类软体动物。当诸如沙粒或寄生物这样的异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珍珠类软体动物体内后,便可通过珍珠类软体动物天然地生产珍珠。由于珍珠类软体动物要排斥体内的异物但又无法将其排出体外,因此珍珠类软体动物便用能形成珍珠的异常的珍珠质凝结物来包裹该异物。珍珠质是一种闪光的石灰质物质,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它是由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细胞形成的并包括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的内层。由于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已知珍珠类软体动物含有天然珍珠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人工养殖珍珠业应在饲养珍珠类软体动物基础上发展,以此来显著增加收获珍珠的可能性。在养殖可产人工珍珠的珍珠类软体动物中,将珍珠类软体动物打开,并将被称为核体的异物放入珍珠类软体动物中。随后,通常将它们放入托盘或类似物中并将其放入海水养殖场内。一段时间以后,再将珍珠类软体动物从海水养殖场内捞出并将其再次打开,以收获所希望的成形珍珠。通常,核体是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的球形或半球形部分。如以前所提到的,珍珠质是由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细胞形成的。在人工养殖珍珠中,总要求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细胞组织附近,最好是在套膜下面在套膜和壳内侧之间的区域的部位接种核体。以这种方式给珍珠类软体动物接种半球形核体时,核体通常被珍珠质包裹,但是由于核体的平面靠近壳体的内侧,核体将不能被完全包裹,因而不能获得完整的珍珠(即由珍珠质包裹核体所得到的珍珠)。取而代之的是,通常形成了半型珍珠。而用类似的方法,通过采用截球形而不是半球形核体也可以获得称为四分之三型珍珠。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完整珍珠被称为圆形珍珠。圆形珍珠比半型珍珠或四分之三型珍珠更有价值,并可以用与以上所描述的半型珍珠或四分之三型珍珠类似的方法来养殖。但是,就圆形珍珠而言,必须将球形核体放入珍珠类软体动物的生殖腺内而不是将其放在套膜与壳体内侧之间的区域内。而在其它方面,其养殖过程与半型珍珠或四分之三型珍珠的养殖过程相同。若将球形核体放在套膜和壳体内侧之间,核体很可能会产生移动,这么一来,核体有可能不会与套膜保持接触,而这是非常不希望的。如果核体保持固定不动,那么可能的结果是珍珠质将核体粘结在壳体上,将会导致畸形珍珠产生。而在通过将核体放入珍珠类软体动物生殖腺内来养殖珍珠时,仅能在一个珍珠类软体动物体内同时养殖一个或两个珍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无需将核体放入珍珠类软体动物生殖腺内就能获得完整的养殖珍珠,并能同时在一个珍珠类软体动物体内培育出多个人工养殖的珍珠。本专利技术也能培育出半型或四分之三型珍珠。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内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在该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下放置一核体和一垫片来接种珍珠类软体动物,垫片被固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的内侧以使核体位于远离于壳体的内侧;(b)将所接种过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一时间段;(c)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收获环绕核体形成的珍珠。前面段落中所描述的方法适用于通过珍珠质环绕核体和垫片来人工养殖半型珍珠和四分之三型珍珠。在收获珍珠时,可将垫片从核体上切除以得到半型珍珠和四分之三型珍珠。但是,最好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养殖完整的人工珍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核体以可取下的方式与垫片相连,在接种后,(i)将所接种过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置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一时间段;(ii)在第一时间段结束后,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将核体从垫片上取下,并将垫片从珍珠类软体动物内取出,并将带有核体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入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二时间段;和(iii)在第二时间段结束后,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收获珍珠。核体可用任意简便的方式可取下地与垫片相连。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最好将用于固定核体的垫片设置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之下。垫片包括一固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内侧的底座以及柱,该柱从垫片底边凸出并以可拆卸的形式与核体连接。柱和底座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尺寸和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最好在珍珠类软体动物内提供这样一种用于养殖珍珠的核体该核体包括一片其中具有孔的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该孔用于可拆卸地接收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垫片的柱。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核体,在尺寸上可有所变化,但其直径一般在8-20mm范围内,并且具有一个适合容纳垫片的柱的直径和深度的孔。通常,该孔的深度大约为5mm且直径为1-1.6mm。垫片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但是垫片的布置最好应能保证将它固定在壳体内侧时,核体可被设置在垫片底座上2mm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完成该养殖方法的第一优先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垫片的柱最好要插入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核体上所形成的孔内,随后通过剥开套膜以暴露壳体内侧而将核体与垫片放置在珍珠软体动物的套膜下面。将垫片的底座固定在壳体内侧,并将套膜面重新覆盖在核体和垫片上,从而达到使核体位于远离壳体内侧的效果。垫片的底座可以用任何简便的方式固定在壳体内侧,但最好使用粘结剂将其粘结在壳体内侧。最好将垫片固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肌肉附近的壳体内侧且远离壳体唇部。垫片通常以珍珠类软体动物不会排斥的塑性材料构成。之后,将最后得到的接种过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入海水环境中以养殖为期大约为1-2个月的第一时间段。如果核体被珍珠类软体动物接收,那么在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珍珠囊将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中环绕核体而开始形成。此时,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通过从核体内的孔中除去垫片的柱,并从壳体内侧除去底座而由珍珠类软体动物体内除去垫片或反之也一样。通过施加轻微的压力可将柱从孔中取出,底座通常也可以通过利用诸如刀子这样的工具从壳体上取下。然后,将珍珠类软体动物放入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应长于第一时间段且一般要足以保证环绕核体形成珍珠。第二时间段通常为18个月至2年,之后,由珍珠软体动物的套膜中收获珍珠。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珍珠质通常存储在软体动物的整个表面,弥补因孔所引起的核体表面的缺口从而导致了完整珍珠的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方案中,垫片以能在海水中逐渐溶解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避免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和取出垫片以及之后将珍珠类软体动物重新放入海水的必要性。垫片优先选用不会被珍珠类软体动物排斥且可在1-2个月内在海水环境内溶解的材料。垫片可用包括粘结这样的任何方便的方式连结到核上,但是,垫片最好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那样可供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核体使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使用的核体,一般是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形状,并且最好是由一片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壳体制成。但是,必须注意,本专利技术也有助于非传统形状如泪珠或心形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多个珍珠能够同时在一个珍珠类软体动物体内养殖。一个大的珍珠类软体动物可用来同时养殖10个以上的珍珠。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方法养殖的珍珠。对于使用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核体所养殖的珍珠,由于可通过X射线来检测到核体内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内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之下放置一核体和一垫片来接种珍珠类软体动物,垫片被固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的内侧从而使核体位于远离于壳体的内侧; (b)将所接种过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置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一时间段;和(c)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收获环绕核体形成的珍珠。

【技术特征摘要】
AU 1995-6-21 PN36661.一种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内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在珍珠类软体动物的套膜之下放置一核体和一垫片来接种珍珠类软体动物,垫片被固定在珍珠类软体动物壳体的内侧从而使核体位于远离于壳体的内侧;(b)将所接种过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置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一时间段;和(c)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收获环绕核体形成的珍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珍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体以可取下的方式与垫片相连,在接种以后,(i)将所接种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置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一时间段;(ii)在第一时间段结束后,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将核体从垫片上取下,并将垫片从珍珠类软体动物内取出,并将带有核体的珍珠类软体动物放入海水环境中养殖第二时间段;(iii)在第二时间段结束后,再次打开珍珠类软体动物并收获珍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珍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A琼斯让克劳德科林
申请(专利权)人:WAP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