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2421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3 18:41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煤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包括: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煤气输配储存系统、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每个提钒转炉与一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串联设置,且各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并联设置,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将收集及处理的煤气汇集并输入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煤气输配储存系统将收集的煤气配送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本申请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提钒转炉产生的煤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煤气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提钒转炉生产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如果成功回收可作为钢铁企业内部中等热值的气体燃料。由于提钒炼钢的特性,导致提钒转炉煤气具有发生频繁,单炉煤气发生时间短、发生量少、co含量低等特点,再加上煤气回收设备必须具备高低速快速转换、除尘精度要求高、控制精度高、耐腐蚀性强(酸性冷凝水具有较强腐蚀性)、适应性强等功能。

2、不回收提钒转炉煤气的主要问题:提钒转炉煤气直接对空放散或者燃烧放散,环境污染严重;工序能耗高;大气中co、粉尘超标严重,安全风险巨大。基于此,研究开发提钒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工艺及装备技术已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至少能够解决现有的提钒转炉煤气难以回收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包括: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基于并联运行技术的煤气输配储存系统、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每个提钒转炉与一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串联设置,且各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并联设置,其中每3~4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为一组,将收集及处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汇集并输入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煤气输配储存系统将收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配送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

3、在一些实施例中,煤气输配储存系统包括2~3个煤气柜,每组的多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汇集并输入到一个煤气柜;每个煤气柜后端各设置一个压力调节阀;多个煤气柜的前端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串联,且相邻两个煤气柜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个联络阀。

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两个煤气柜的存储压力的压差为0.1~0.3kpa之间。

5、在一些实施例中,联络阀为旁通阀。

6、在一些实施例中,旁通阀为常闭状态;煤气输配储存系统包括联络阀控制系统。联络阀控制系统配置成以较高压力煤气柜为主控单元,利用较高压力煤气柜的压力跟踪较低压力煤气柜调节旁通阀的开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2~4套湿式电除尘器,每套湿式电除尘器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与每个煤气柜的后端连接。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的2-4套煤气加压机;每套煤气加压机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与每个湿式电除尘器的出气端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煤气加压机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连接到能源应用装备或能源站。

9、在一些实施例中,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煤气收集烟罩、汽化冷却烟道、水冷夹套、非金属补偿器、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出口段、蒸发冷却器出口上升管、蒸发冷却器出口水平段、二次蒸发洗涤段、收集器、环缝文氏管、环缝液压站、下降管、弯头脱水器、卧式水雾分离器、离心风机。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煤气收集烟罩包括活动罩裙和烟罩控制系统。活动罩裙沿汽化冷却烟道可上下调节。烟罩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冶炼工艺、氧气流量及计算的煤气发生量自动调节活动罩裙与提钒转炉炉口的环缝大小,使炉口差压稳定控制在0.25kpa±0.1kpa。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冷却器采用三级雾化的氮气雾化喷嘴;第一级雾化为气液压差雾化;第二级雾化为机械破碎雾化;第三级雾化为膨胀雾化。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提钒转炉产生的煤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通过对煤气进行两次除尘处理,可以大大减少煤气中的粉尘含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并联运行技术,可以实现多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有效的煤气回收和利用,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基于并联运行技术的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每个提钒转炉(1)与一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串联设置,且各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并联设置,其中每3~4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为一组,将收集及处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汇集并输入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将收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配送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包括2~3个煤气柜(7),每组的多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汇集并输入到一个煤气柜(7);每个煤气柜(7)后端各设置一个压力调节阀(8);多个煤气柜(7)的前端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串联,且相邻两个煤气柜(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个联络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煤气柜(7)的存储压力的压差为0.1~0.3KP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阀(6)为旁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为常闭状态;所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包括联络阀控制系统;所述联络阀控制系统配置成以较高压力煤气柜(7)为主控单元,利用较高压力煤气柜(7)的压力跟踪较低压力煤气柜(7)调节所述旁通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包括并联设置的2~4套湿式电除尘器(9),每套湿式电除尘器(9)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与每个煤气柜(7)的后端连接;所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还包括并联设置的2-4套煤气加压机(10);每套煤气加压机(10)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与每个湿式电除尘器(9)的出气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煤气加压机(10)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连接到能源应用装备或能源站(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煤气收集烟罩(102)、汽化冷却烟道(103)、水冷夹套(104)、非金属补偿器(105)、蒸发冷却器(106)、蒸发冷却器出口段(107)、蒸发冷却器出口上升管(108)、蒸发冷却器出口水平段(109)、二次蒸发洗涤段(110)、收集器(111)、环缝文氏管(112)、环缝液压站(113)、下降管(114)、弯头脱水器(115)、卧式水雾分离器(116)、离心风机(1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收集烟罩(102)包括活动罩裙和烟罩控制系统;所述活动罩裙沿所述汽化冷却烟道(103)可上下调节;所述烟罩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冶炼工艺、氧气流量及计算的煤气发生量自动调节活动罩裙与提钒转炉(1)炉口的环缝大小,使炉口差压稳定控制在0.25kPa±0.1k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106)采用三级雾化的氮气雾化喷嘴;第一级雾化为气液压差雾化;第二级雾化为机械破碎雾化;第三级雾化为膨胀雾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煤气柜并联运行技术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基于并联运行技术的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每个提钒转炉(1)与一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串联设置,且各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并联设置,其中每3~4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为一组,将收集及处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汇集并输入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将收集的煤气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配送到煤气二次除尘及应用系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包括2~3个煤气柜(7),每组的多套煤气收集及一次除尘系统(2)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汇集并输入到一个煤气柜(7);每个煤气柜(7)后端各设置一个压力调节阀(8);多个煤气柜(7)的前端通过煤气回收管路布置系统(5)串联,且相邻两个煤气柜(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个联络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煤气柜(7)的存储压力的压差为0.1~0.3kp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阀(6)为旁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为常闭状态;所述煤气输配储存系统(3)包括联络阀控制系统;所述联络阀控制系统配置成以较高压力煤气柜(7)为主控单元,利用较高压力煤气柜(7)的压力跟踪较低压力煤气柜(7)调节所述旁通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钒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森刘伟忠刘应东孙画一彭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