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及具其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164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6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及具其的电池。该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包括:第一芯体、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芯体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第一芯体连接,第二端设置有热动触头,热动触头具有在受热时产生形变的触发状态;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第二芯体连接,第二端朝向第一连接结构延伸设置;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导通的连接位置,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与第二连接结构脱离连接的断开位置。通过热动触头在受热时变形使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断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电池热失控时,不能及时切断扩散通道,导致起火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及具其的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无人机、便携式电子产品等。近些年来,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在各领域的储能应用中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2、热失控是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电池热失控是指电池温度上升到某一阈值,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失控,导致电池内化学物质剧烈分解,释放大量热量,电池内因化学物质剧烈反应形成短路,电池内部压力剧增,电池内部物质分解产生的气体则会进一步增加电池压力,电池压力剧增,电池产生热失控,电池热失控会导致电池击穿、电池组爆炸和火灾等严重后果。

3、现有技术中,当电池包或电池系统中某一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往往会将高温传递给相邻的单体引发其热失控,如此不断蔓延扩散开去最终导致整个电池包或系统起火爆炸。当前,为了减缓可能发生的热失控蔓延速度,在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组装环节会采取在相邻单体间填充阻燃绝热介质的预防措施,甚至还在一些大型电池系统中部署消防设施。然而,电池组中单体间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芯体(20)移动,以使所述热动触头(11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的间距逐渐扩大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形成弹簧触头(21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位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所述弹簧触头(211)与所述热动触头(1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芯体(20)移动,以使所述热动触头(11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的间距逐渐扩大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第二端形成弹簧触头(21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位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所述弹簧触头(211)与所述热动触头(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头(211)、所述热动触头(111)均为弧面结构,且所述弹簧触头(211)与所述热动触头(111)可扣合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位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所述弹簧触头(211)与所述热动触头(111)中的一个设置于另一个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保护电池连接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头(2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热动触头(1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吴王亮喻锟詹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