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143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绝缘体、三个静触头以及与静触头进行分闸或合闸的三个动触头,动触头间隔固定于绝缘体上,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个具有安装孔的支承座,绝缘体相对于支承座能够转动,绝缘体上周向固定一个推动该绝缘体在支承座上转动的连接部件,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接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离开关具有体积小巧、无需固定支架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额定电压为IOKV及以下 的井下防爆箱体内的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其作用是在电路无负载的状态下隔 离、接通、转换带电体与用电器之间的联系。现有的隔离开关如GN30,其静触 头通过瓷或塑胶质的绝缘子固定在立体式矩形的金属框架上,旋转的动杆其导 体装置在瓷质的绝缘子上。这种绝缘开关的不足之处有耗金属材料多、占空间 大、易破碎、笨重,给安装使用、运输和产品配套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无需固定支架以及使用方便的隔 离开关。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离开关,包括绝缘体、三个静触头以及与静触头进行分闸或合闸的三 个动触头,动触头间隔固定于绝缘体上,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个具有安 装孔的支承座,绝缘体相对于支承座能够转动,绝缘体上周向固定一个推动该 绝缘体在支承座上转动的连接部件,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接排。采用了上述方案,动触头间隔固定于绝缘体上,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 个具有安装孔的支承座,通过支承座可以将隔离开关直接安装于防爆箱体上, 这样无需固定来固定隔离开关,利于减小隔离开关占用的空间,而使隔离开关 上的动触头以及静触头的导电部件的体积扩大,以增加流过该隔离开关的电流。 绝缘体相对于支承座能够转动,绝缘体上周向固定一个推动该绝缘体在支承座 上转动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通过操纵连接部件,使绝缘体转动带动动触头与 静触头实行合闸或分闸。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接排,通过该连 接排,可便于与导电母线连接。绝缘壳支架的外壁面上设有紧固套,通过紧固套可以防止绝缘壳支架发生形变。压板包括位于动触头下端面的安装部和与动触头侧面接触的限位部,通过限 位部,可以防止动触头的触刀发生变形偏移,以确保动触头与静触头可靠进行 合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 方便、应用电流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于防爆箱体内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附图中,l为绝缘体,ll为环形槽,2为动触头,21为固定部,22为触刀, 23为连接部,3为静触头,31为绝缘壳支架,32为导电触片,311为紧固套,4 为支承座,5为连接部件,6为操纵手柄,7为压板,71为安装部,72为限位 部,8为连接排,9为防爆箱体,IO为导电母线,ll为绝缘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隔离开关,绝缘体大致呈矩形,使得该绝缘 体1为呈"一"字形的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同一端面上等距离的间隔布置三个 装配槽用于安装动触头2,装配槽内设置有螺纹孔,这些装配槽沿着绝缘体的轴 向布置。绝缘体1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个具有安装孔的支承座4,绝缘体相对于 支承座能够转动。支承座4包括法兰安装座以及与该法兰安装座一体成型的轴 承安装部。法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通过法兰安装座可以将支承座与防爆箱 体9紧固连接。轴承安装部呈圆柱形,轴承安装部内设有用于装配轴承的中心 孔。支承座中设有轴承(轴承在图中未示出),该轴承以过盈配合方式紧固于支 承座的轴承安装部中。绝缘体1的端部与轴承固定连接。绝缘体1上周向固定 一个推动该绝缘体在支承座上转动的连接部件5,该连接部件与其中的一个支承 座4紧靠。连接部件5与一个操纵手柄6固定连接,操纵手柄6固定于防爆箱 体9外壁面上。动触头2通过螺钉紧固于绝缘体1的装配槽内,动触头包括与绝缘体连接 的固定部21,以及从固定部左端面向上折转延伸形成的触刀22,以及从固定部 的前端面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导线连接部23。其中固定部22上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为螺纹孔或通孔。触刀22与固定部一体成型,触刀22经过冲压后向上 折转,触刀用于与静触头进行分闸或合闸,以使电路导通或断开。导线连接部 23也与固定部一体成型,为了便于固定连接导线,使该导线连接部23沿着固定 部22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成型,在导线连接部23上还设有连接螺栓的螺纹孔, 以便于将导线与螺栓固定连接。绝缘体1上还设有与动触头数量相等的压板7, 各个压板的一部分位于动触头2下端面,螺钉依次穿过动触头以及压板上设置 的装配孔与绝缘主轴螺纹连接。压板7包括位于动触头下端面的安装部71和与 动触头侧面接触的限位部72,限位部72通过螺栓与触刀22连接,安装部和限 位部组合成型为"L"形的压板。静触头3包括绝缘壳支架31、导电触片32以及卡簧(卡簧在图中未示出)。 绝缘壳支架31的一端设有供动触头的触刀插入的开口,在绝缘壳支架31的外 壁面上设有紧固套311,以防止绝缘壳支架31在短路引起的高温环境下发生很 大的变形。导电触片32用于与触刀22接触,导电触片32的一端位于绝缘壳支 架内通过卡簧的张力抵紧,通过卡簧可以使导电触片与触刀22更可靠的接触, 导电触片22的另一端伸出绝缘壳支架外。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 接排8,该连接排与伸出绝缘壳支架外的导电触片2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连接排上端经转折后水平延伸,成型为"7"字形的连接排。参照图3,为本技术合闸时的使用示意图,导电母线10固定于绝缘子 11上,通过连接排8与导电母线10电连接。当需要分闸时,推动操纵手柄6 带动连接部件5产生扭矩,使与连接部件5周向固定连接的绝缘体1转动,动 触头2随着绝缘体旋转,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闸。当需要合闸时,通过反向 推动操纵手柄6即可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上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实用 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技术的改进,都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开关,包括绝缘体、三个静触头以及与静触头进行分闸或合闸的三个动触头,动触头间隔固定于绝缘体上,其特征在于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个具有安装孔的支承座,绝缘体相对于支承座能够转动,绝缘体上周向固定一个推动该绝缘体在支承座上转动的连接部件,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接排。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包括绝缘 壳支架、导电触片以及卡簧,绝缘壳支架的一端设有供动触头插入的开口, 导电触片的一端位于绝缘壳支架内通过卡簧的张力抵紧,导电触片的另一端 伸出绝缘壳支架外。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绝缘壳支架的外壁面 上设有紧固套。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与绝 缘体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从固定部左端面向上折转延伸形成的触刀,以及从 固定部的前端面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导线连接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意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 上还设有与动触头数量相等的压板,各个压板的一部分位于动触头下端面, 螺钉依次穿过动触头以及压板上设置的装配孔与绝缘主轴螺纹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位于动触头下端面的安装部和与动触头侧面接触的限位部,安装部和限位部组合成 型为"L"形的压板。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中设有轴 承,绝缘体的端部与轴承固定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与一个操纵 手柄固定连接。9. 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开关,包括绝缘体、三个静触头以及与静触头进行分闸或合闸的三个动触头,动触头间隔固定于绝缘体上,其特征在于:绝缘体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一个具有安装孔的支承座,绝缘体相对于支承座能够转动,绝缘体上周向固定一个推动该绝缘体在支承座上转动的连接部件,静触头上设有用于连接导电母线的连接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