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水膜产生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036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水膜产生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包括水膜产生装置、PID控制器、循环神经网络;所述水膜产生装置用于向喷嘴提供高压水,通过喷嘴形成水雾均匀的喷射到气力物料输送的管道中,并在管道中形成水膜;所述智能控制方法配合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监控装置进行初始参数设置、计算空气饱和含水量,并且利用PID控制器调控注水量,基于所述循环神经网络对气力物料输送过程的压力、温度、湿度以及气速进行训练学习,根据预测的空气饱和含水量和压力损失对初始参数实时修正,从而提高物料输送效能、稳定性,降低能耗和物料损耗,同时对管道进行降温,防止物料摩擦生热而产生粉尘和拉丝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水膜产生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气力输送是一种通过气流在相对密闭的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粉末(粒)状物质的绿色输运方式,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食品处理、机械制造、医药等领域。气力输送过程的封闭能够防止物料受到外界的污染,还能多点进料和多点卸料灵活改变输送路线,同时对于粉末状、颗粒状的物料输送效率也较高。但是,气力输送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管道磨损、拉丝等现象。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由于颗粒与颗粒、颗粒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物料颗粒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破损,导致管内出现粉尘和拉丝现象,这对颗粒运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能耗损失。而另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方式-水力输送。它是借助水的流动来输送物料,能耗低、效率高并且不会因为摩擦生热而产生粉尘和拉丝现象,但是输送的距离有限且需要进行水、物料混合物中水分提取问题。

2、从上述可知,气力输送过程中存在拉丝和产生磨损现象,影响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加剧能耗。因此,参考水力输送,对气力输送方法进行改进升级。但是目前常见的手段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端口(9)、第三电磁阀门(10)、第一进气管道(1)、水箱(2)、第一电磁阀门(4)、中间管道(5)、喷嘴管道(15)和喷嘴(6);第一进气管道(1)的输入端与用于压缩气体输入的进气端口(9)连接,第三电磁阀门(10)设置在第一进气管道(1)上,第一进气管道(1)的输出端插入水箱(2)输入口,用于平衡水箱内的水压,水箱(2)输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4)与中间管道(5)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磁阀门(4)用于调节注水流量,中间管道(5)输出端经喷嘴管道(15)与喷嘴(6)连接,喷嘴(6)用于为气力物料输送管道(16)提供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力物料输送系统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端口(9)、第三电磁阀门(10)、第一进气管道(1)、水箱(2)、第一电磁阀门(4)、中间管道(5)、喷嘴管道(15)和喷嘴(6);第一进气管道(1)的输入端与用于压缩气体输入的进气端口(9)连接,第三电磁阀门(10)设置在第一进气管道(1)上,第一进气管道(1)的输出端插入水箱(2)输入口,用于平衡水箱内的水压,水箱(2)输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4)与中间管道(5)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磁阀门(4)用于调节注水流量,中间管道(5)输出端经喷嘴管道(15)与喷嘴(6)连接,喷嘴(6)用于为气力物料输送管道(16)提供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气管道(8),第二进气管道(8)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7),第二进气管道(8)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进气管道(1)靠近进气端口(9)处,第二进气管道(8)的输出端连接中间管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门(7)单独开启时,用于冲洗水膜产生装置的管道及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记录水流大小的电磁流量计(3),所述电磁流量计(3)通过法兰盘分别与水箱(2)和第一电磁阀门(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管道(15)为至少两路管道,所述喷嘴(6)为至少两个喷嘴,喷嘴管道分别与对应的喷嘴(6)连接,所述喷嘴(6)为环形喷嘴,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管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甲伟魏烨东国顺刘一晨吕世豪甘棠张亦明李永鑫上官林建王星星李立建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