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975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置的基底、透明电极层、第一光敏层、电子传输层、第二光敏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第一光敏层的材料为有机供体‑受体混合材料,第二光敏层的材料为量子点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紫外至短波红外范围的宽带光响应,并具有暗电流低、响应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性,无需外加偏压,能耗低。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照射光波长的调节下诱导光电流极性反转,实现五种逻辑门功能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于图像编码通讯加密中具有更加安全的光通信加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探测,具体涉及一种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固有的输出特性,传统光电探测器在制备后保持固定的响应度和响应极性,限制了其处理复杂光学信息的能力。随着光电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因其特殊的可受光波长、光强和工作电压等因素影响的可调光响应极性,为提高光电探测器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新型多功能光电器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光通信、逻辑操作和视觉成像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大部分双极性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较弱,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例如,苏州大学曹国洋等人专利技术的钙钛矿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cn117460269a)的响应范围较小,难以覆盖到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短波红外通讯波段,所以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升探测范围、响应速度、响应度和降低噪声电流方面。此外,如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张家振等人专利技术的二维α相硒化铟和拓扑绝缘体碲化钼材料组成的双极性光电探测器(cn117650194a),当前大部分双极性光电探测器一般通过机械剥离二维材料进行转移制备,机械剥离工艺会限制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置的基底、透明电极层、第一光敏层、电子传输层、第二光敏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层中供体与受体的摩尔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层的厚度为30~200nm;所述第二光敏层的厚度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照射光波长,实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置的基底、透明电极层、第一光敏层、电子传输层、第二光敏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层中供体与受体的摩尔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层的厚度为30~200nm;所述第二光敏层的厚度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照射光波长,实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极性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对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同时照射一束调制光和两束信号光,通过控制两束信号光的开关状态,以及调节调制光波长、调制光光强和信号光波长,实现or、and、nor和nand的逻辑门操作;对宽波段量子点/有机双极性光电探测器同时照射一束调制光和一束信号光,通过控制信号光的开关状态,实现not的逻辑门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惠玲曾汶昕段再华卜一辰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