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及其花朵采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939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及其花朵采摘方法,包括轮毂电机、机架、电池、收集箱、负压风机、工控箱、并连机械臂、软管、末端采摘机构、双目深度相机、箱盖、卡扣;所述并连机械臂包括静平台、伺服电机、主动臂、从动臂、动平台;所述末端采摘机构包括喇叭口、电动推杆、夹爪,所述并联机械臂安装在机架前端上部;所述收集箱安装在机架后部;所述末端采摘机构安装在并联机械臂的动平台上;所述末端采摘机构的喇叭口的小端通过软管与收集箱的一侧相连;所述收集箱的另一侧与负压风机相连;所述双目深度相机安装在所述并联机械臂的上部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视觉感知系统及智能识别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分辨杭白菊花朵位置,实现精准采摘,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摘机器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及其花朵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杭白菊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被广泛用于药材、护肤品和食品。

2、杭白菊分期采摘,向阳生长,朵菊多位于植株表层,胎菊和花蕾多排布于朵菊下方呈现自上而下的立体式分布。杭白菊种植模式多样,植株参差不齐,花朵空间排列复杂,开放时间各异,采摘条件复杂,其采摘是生产作业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也是实现机械化最难的环节。

3、杭白菊采摘主要依赖人工,由于杭白菊花朵较小且比较脆弱,需要精确的手动采摘来保持花朵的完整性。现有的装备通常是梳齿式,不能对杭白菊准确识别,且存在漏采、伤花和含杂率高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更高效、灵活且精确的杭白菊采摘机器人,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和采摘成熟的花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及其花朵识别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电机(1)、机架(2)、电池(3)、收集箱(4)、负压风机(5)、工控箱(6)、并连机械臂(7)、软管(8)、末端采摘机构(9)、双目深度相机(10)、箱盖(11)、卡扣(12);所述并连机械臂(7)包括静平台(13)、伺服电机(14)、主动臂(15)、从动臂(16)、动平台(17);所述轮毂电机(1)共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2)底部的四角;所述并联机械臂(7)安装在机架(2)前端上部;所述主动臂(15)共有三个,一端与静平台(13)铰接,一端与从动臂(16)铰接;所述从动臂(16)共有三个,一端与动平台(17)铰接,一端与主动臂(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电机(1)、机架(2)、电池(3)、收集箱(4)、负压风机(5)、工控箱(6)、并连机械臂(7)、软管(8)、末端采摘机构(9)、双目深度相机(10)、箱盖(11)、卡扣(12);所述并连机械臂(7)包括静平台(13)、伺服电机(14)、主动臂(15)、从动臂(16)、动平台(17);所述轮毂电机(1)共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2)底部的四角;所述并联机械臂(7)安装在机架(2)前端上部;所述主动臂(15)共有三个,一端与静平台(13)铰接,一端与从动臂(16)铰接;所述从动臂(16)共有三个,一端与动平台(17)铰接,一端与主动臂(15)铰接;所述收集箱(4)安装在机架(2)后部;所述末端采摘机构(9)安装在并联机械臂(7)的动平台(17)上;所述末端采摘机构(9)的喇叭口(18)的小端通过软管(8)与收集箱(4)的一侧相连;所述收集箱(4)的另一侧与负压风机(5)相连;所述箱盖(11)共有两个,分别与收集箱(4)底部铰接,所述卡扣(12)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箱盖(11)上;所述电池(3)共有3块,安装在机架(2)的中后部,位于收集箱(4)的下方;所述工控箱(6)安装在电池(3)上方,收集箱(4)下方,所述双目深度相机(10)安装在所述并联机械臂(7)上部三个伺服电机(14)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杭白菊采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采摘机构(9)还包括电动推杆(19)、夹爪(20),所述夹爪(20)共有两个,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喇叭口(18)的两侧,与所述喇叭口(18)大端的侧壁铰接,所述电动推杆(19)的一端与所述动平台(1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青鲁少英吴敏郑志安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