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管道对接,具体为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排水管道是城市建筑物用于排放生活污水、雨水和其他废水的管道系统,其中单独的两根排水管道通常是通过承插式连接的方式进行对接,并且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管径较小的插接端和管径较大的承接端,在对接安装时,一般需要先将橡胶密封圈安装在后侧排水管道上承接端内侧的环形卡槽中,接着在前侧排水管道插接端的外壁和后侧排水管道承接端及密封圈的内壁均匀涂抹用于减少摩擦的润滑油,最后将前侧排水管道的插接端向后插入后侧排水管道的承接端内,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
2、现有技术中,由于橡胶密封圈自身一般存在一定张力以保证其能够稳定卡入环形卡槽中,所以密封圈在运输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扭曲而较难保持标准的圆环状,并且作业人员也较难直接将呈圆环状的密封圈卡接安装入承接端内侧的环形卡槽中,从而在安装密封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操作人员人工将扭曲的密封圈逐渐向外撑开直到完全卡入环形卡槽内,并且期间作业人员还需不断维持密封圈的形状以防止其因自身张力而再次发生扭曲变形;由于后侧的排水管道一般安置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前后对称的所述移动板车上共同设置有对排水管道进行承托对位的承托机构,承托机构上设置有对密封圈进行卡接安装的内撑机构和对排水管道进行润滑油涂抹的涂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部包括左右对称固定设置在前侧移动板车上的U型把手,前侧移动板车的后侧通过连杆一固定设置有位于水平连接杆之间的储油斗一,后侧移动板车的前侧通过L型支撑架固定设置有储油斗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包括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移动板车,其特征在于:前后对称的所述移动板车上共同设置有对排水管道进行承托对位的承托机构,承托机构上设置有对密封圈进行卡接安装的内撑机构和对排水管道进行润滑油涂抹的涂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部包括左右对称固定设置在前侧移动板车上的u型把手,前侧移动板车的后侧通过连杆一固定设置有位于水平连接杆之间的储油斗一,后侧移动板车的前侧通过l型支撑架固定设置有储油斗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包括左右对称固定设置在移动板车上侧的支撑杆一,左右对称的支撑杆一的上端共同固定设置有弧形承托板,弧形承托板的上侧通过支座一左右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左右对称固定设置在移动板车上侧的支撑杆二,左右对称的支撑杆二的上端共同固定设置有弧形转架,弧形转架的上侧通过支座二也左右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滚轮,弧形转架的前侧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弧形转槽,弧形转架内转动设置有旋转环,旋转环的上侧开设有缺口,旋转环和弧形转架的下侧通过插销对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部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座前表面下侧的下挡板,转座后表面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上挡板,转座上活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上位于转座的前方固定设置有与下挡板上表面定位配合的前定位板,调节杆上位于转座的后方固定设置有与上挡板下表面定位配合的后定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杆前端的连板一,连板一的右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罩,限位罩的后侧周向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滑座,限位滑座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直线槽,限位罩内滑动设置有前后移动的驱动柱,驱动柱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龙,刘可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