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828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聚合物衬底层/每一层的金属镀层待镀膜的表面进行打孔预处理。S2、对镀膜辊内的循环水温度进行调控,以使金属镀层待镀膜的温度随着蒸镀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从两个方向分别对于聚合物衬底层的第一表面与之相邻的金属镀膜层以及相邻的金属镀膜层界面之间的结合力进行提升。具体地,在每个蒸镀源蒸镀之前聚合物衬底层/每一层的金属镀层待镀膜的表面进行打孔预处理,并调节镀膜辊的循环水温度,提升了相邻层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性能。有利于蒸镀金属粒子在复合膜材的金属镀层及其内部的扩散和迁移,提高复合膜材的界面结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膜,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复合铜箔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底,将一定厚度(如500-3000nm)的金属铜沉积到高分子材料表面。其具有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双重优点,因此有替代传统铜箔集流体的潜力,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2、复合铜箔通常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结合水电镀的方法制备,但是因为这两种制备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复合铜箔中途会导致真空环境遭到破坏将经过大气传递过程,便会对复合铜箔性能产生有害影响,而且水电镀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目前复合铜箔通过仅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来直接制备,即直接采用真空卷绕蒸发镀膜的方法,通过在真空腔室内设置多组蒸镀源连续沉积的方法直接在高分子聚合物衬底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金属铜层,从而满足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要求。

3、但是现有的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虽然可以制备满足集流体要求的复合铜箔,除掉水电镀环节,减少环境污染。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弊端,由于采用多次连续蒸发镀膜的方法,且基础层为聚合物材质的聚合物衬底层与镀膜辊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打孔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2的过程中,所述孔洞能够与其所在的金属镀层的待镀膜表面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的范围为1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范围为10nm-200nm。>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打孔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2的过程中,所述孔洞能够与其所在的金属镀层的待镀膜表面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的范围为1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范围为10nm-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镀膜过程中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0nm-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聚合物的复合膜材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付云鹤郝明鲁现航谢元华巴要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