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结构、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的生活中,太阳能电池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产生的电能被金属电极汇流传导,用于供给各种用电设备或储存起来。
2、太阳能电池由电池片组成,而太阳能电池可以和铝框、玻璃盖板、胶膜、背板等一起组成光伏组件来使用。电池片表面的电极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有的电池片的电极结构主要采用多个主栅和多个副栅相互垂直的排布形式,这种设计导致电池片的表面遮光面积过高,受光面积过小,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受限,并且用于印刷电极结构的银浆的用量过大,造成电池片的成本过高。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优化金属电极的副栅的宽度来提升电池片的受光面积,继而达到降低银浆用量的效果,从而节省成本。但是受限于现有技术,如果细栅的宽度过窄会造成印刷不良等问题出现,继而影响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结构、电池片及光伏组件,能够在不减少副栅的宽度的情况下,降低用于印刷金属电极的银浆的用量,增加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并且同时保证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结构,包括:
3、主栅,所述主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栅平行且间隔排布。
4、副栅,所述副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副栅平行且等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副栅与多个所述主栅垂直相
5、本申请的电极结构包括:主栅和副栅,主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栅平行且间隔排布,副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副栅平行且等间隔排布,因此多个主栅和多个副栅可以用于汇集和收集电流。其中,多个副栅与多个主栅垂直相交,因此多个副栅收集到的电流,可以汇集到与之垂直相交的多个主栅中。本申请电极结构的多个副栅中至少一个副栅局部断开形成一个缺口,即缺口处不需要采用银浆印刷,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印刷金属电极的银浆的用量,同时由于缺口处未印刷银浆,本设计还会增大电池片的受光面积。但是如果缺口的长度过大则会增加电极结构的传输电阻,进而影响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因此缺口的长度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缺口受到如下的限制:沿副栅的延伸方向,缺口的长度为d,相邻的两个副栅之间的间距为d,其中d≤d。
6、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本申请的电极结构能够在不减少副栅的宽度的情况下,降低用于印刷金属电极的银浆的用量,增加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并且同时保证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7、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缺口的长度d满足:0.5mm≤d≤d。通过设置缺口长度的最小值,使得电池片在成本和受光面积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8、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电极结构中。通过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用于印刷电极结构的银浆的用量,并且均匀分布的缺口能够使得电流在电极结构中分布更均匀,减少了因局部电流密度过高而造成的电池片过热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副栅包括多个子副栅,所述子副栅为所述副栅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的交点之间的部分,每个所述子副栅局部断开均形成有一个所述缺口。通过这样设置,每个子副栅中只有一个缺口,避免了因多个缺口集中在一个子副栅中,造成电极结构的局部传输电阻增大的情况,降低了电池片因局部传输电阻增大而发生热斑效应的风险。
10、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位于相邻的所述主栅之间的多个子副栅的所述缺口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对齐。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电极结构的均一性更好,电流可以更均匀的从副栅流向主栅。并且缺口沿主栅的延伸方向对齐,使得用于印刷副栅的网板更容易制作,简化了网板的制造流程,提高了制造效率。
11、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位于相邻的所述主栅之间的多个子副栅的所述缺口均位于所述子副栅的中点处。通过这样设置,缺口处的电流到达两侧子副栅的距离相等,使得电流在副栅上分布更均匀。并且将缺口设置在子副栅中点处,能够使得整个电极结构的受力更均匀,减少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电极结构损坏的可能。
12、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断栅,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副栅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防断栅。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每两个相邻的子副栅连接起来,进而使得电极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电流通路,有利于电流的传输,提高传输效率。并且还降低了因为电极结构发生断栅而造成的热斑效应的风险,更增加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防断栅与多个所述子副栅垂直。通过这样设置,使得防断栅与子副栅垂直,从而防断栅的长度可以达到最短,进而节约银浆的用量,降低成本。
14、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包括第一主栅和第二主栅,相邻的两个子副栅包括第一子副栅和第二子副栅,所述第一子副栅上形成第一缺口以将所述第一子副栅分隔形成两个端点,所述第二子副栅上形成第二缺口以将所述第二子副栅分隔形成两个端点,所述防断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副栅的一个所述端点上,所述防断栅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副栅的一个所述端点上。
15、通过这样设置,使得防断栅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子副栅的一个端点和第二子副栅的一个端点相连,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子副栅的端点处的电流可以通过防断栅传输到主栅,降低了电极结构的传输电阻,并且在缺口处连接有防断栅,使得电极结构的稳定性更高。
16、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缺口将所述第一子副栅分隔形成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二缺口将所述第二子副栅分隔形成第三端点和第四端点,所述第二端点位于所述第一子副栅的中点处,所述第三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子副栅的中点处,所述防断栅连接所述第二端点和所述第三端点,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防断栅靠近第一主栅的一侧,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防断栅靠近第二主栅的一侧。
17、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整个电极结构的均一性更好,进而使得电流的汇集更均匀,并且能够在电极结构中设置防断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银浆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使得电池片的受光面积更大。这种设计下的电极结构能够在银浆的用量、受光面积、电流的传输电阻、电极结构的制造难度以及电极结构的稳定性中取得一个更好的平衡,使得电池片具有更高的效益。
18、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片,该电池片包括:
19、基板;
20、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通过这样设置,具有上述电极结构的电池片,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在不减少副栅的宽度的情况下,降低用于印刷金属电极的银浆的用量,增加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并且同时保证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并且双面设置的电极结构更能增加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d满足:0.5mm≤d≤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电极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包括多个子副栅,所述子副栅为所述副栅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的交点之间的部分,每个所述子副栅局部断开均形成有一个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所述主栅之间的多个子副栅的所述缺口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断栅,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副栅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防断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包括第一主栅和第二主栅,相邻的两个子副栅包括第一子副栅和第二子副栅,所述第一子副栅上形成第一缺口以将所述第一子副栅分隔形成两个端点,所述第二子副栅上形成第二缺口以将所述第二子副栅分隔形成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将所述第一子副栅分隔形成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二缺口将所述第二子副栅分隔形成第三端点和第四端点,所述第二端点位于所述第一子副栅的中点处,所述第三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子副栅的中点处,所述防断栅连接所述第二端点和所述第三端点,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防断栅靠近所述第一主栅的一侧,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防断栅靠近所述第二主栅的一侧。
9.一种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d满足:0.5mm≤d≤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电极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包括多个子副栅,所述子副栅为所述副栅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的交点之间的部分,每个所述子副栅局部断开均形成有一个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所述主栅之间的多个子副栅的所述缺口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断栅,沿所述主栅的延伸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副栅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防断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栅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乐,马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