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792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输入咽喉区线路数据、列车性能参数和运行时刻表数据;确定列车走行路径并划分运行相位;建立列车运行约束模型,包括微分方程、约束条件、边界条件和联动条件;建立列车冲突消解模型,对两列车在同一相位点的到达与离开时间进行约束;设定目标函数以最小化列车运行时间和间隔时间;利用MATLAB工具箱GPOPS求解得到列车最小发车间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咽喉区内多种运行路径和不同列车类型的最短发车间隔进行计算,可有效减少发车间隔、降低跟车距离、提升通过效率,为铁路运营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铁路咽喉区作为铁路线网的核心节点,对铁路网的整体通过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其中,列车在咽喉区的发车间隔是衡量其通过能力的核心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降低咽喉区内列车发车间隔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从而降低站内列车组间的跟车距离,提高铁路咽喉区的通过能力与运输效率,提升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能够对咽喉区内多种运行路径与不同列车类型的列车最短发车间隔进行计算,对提升咽喉区通过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输入咽喉区线路数据、列车性能参数、运行时刻表数据;

4、s2、基于所述数据,开发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

5、优选的,在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基于所述数据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中,所述列车运行约束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车速度曲线优化的咽喉区最短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玲陈力与肖晓芳叶雨涛葛健豪朱梓桐陈蕴祺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