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66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及其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机壳后端设置有后端盖,机壳和后端盖形成密封腔,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密封腔内的转动轴和驱动转动轴旋转的驱动源一,转动轴穿过后端盖,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第一扇叶设置在密封腔内并与转动轴同轴转动,第二扇叶设置在后端盖外侧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机壳上还安装有网罩,网罩设置在第二扇叶外侧,机壳外圈呈环形设置有散热翅片,通过在密封腔内设置第一扇叶,从而使密封腔内的热气流通,使热量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机壳上,在密封的环境下增加散热效率,从而减少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机及其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机散热对于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确保设备安全都至关重要,因此在电机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

2、目前,公告号为cn2095168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散热电机,包括机壳、转轴、后端盖,转子和定子均设置在机壳内,所述转轴穿过后端盖,且尾部设置有风扇,后端盖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口,通过风扇转动并通风口对电机进行散热。

3、上述专利仍存在不足,通过开设通风口并配合风机进行散热无法适用所有环境,当电机运用于灰尘较多或潮湿环境时,灰尘或水体容易进入放置定子和转子的腔体内,导致电机内部零件磨损和绝缘电阻下料,导致电机损坏,因此需要电机内部处于密封状态,但是当电机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时,仅通过风扇吹后端盖无法对电机内部进行高效率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散热结构,其具有对密封腔体进行高效散热的功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1),机壳(1)后端设置有后端盖(2),所述机壳(1)和后端盖(2)形成密封腔(3),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密封腔(3)内的转动轴(4)和驱动转动轴(4)旋转的驱动源一(9),所述转动轴(4)穿过后端盖(2),所述转动轴(4)上设置有第一扇叶(34)和第二扇叶(35),所述第一扇叶(34)设置在密封腔(3)内并与转动轴(4)同轴转动,所述第二扇叶(35)设置在后端盖(2)外侧并与转动轴(4)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上还安装有网罩(5),所述网罩(5)设置在第二扇叶(35)外侧,所述机壳(1)外圈呈环形设置有散热翅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1),机壳(1)后端设置有后端盖(2),所述机壳(1)和后端盖(2)形成密封腔(3),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密封腔(3)内的转动轴(4)和驱动转动轴(4)旋转的驱动源一(9),所述转动轴(4)穿过后端盖(2),所述转动轴(4)上设置有第一扇叶(34)和第二扇叶(35),所述第一扇叶(34)设置在密封腔(3)内并与转动轴(4)同轴转动,所述第二扇叶(35)设置在后端盖(2)外侧并与转动轴(4)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上还安装有网罩(5),所述网罩(5)设置在第二扇叶(35)外侧,所述机壳(1)外圈呈环形设置有散热翅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后端盖(2)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管(21),所述散热管(21)安装在密封腔(3)内侧,所述散热管(21)内均开设有风孔(211),所述机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11),所述后端盖(2)上开设有出风口(22),所述散热管(21)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11)和出风口(22),所述第二扇叶(35)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1)流向出风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后端盖(2)包括固定盘(23)和安装环(24),所述转动轴(4)与所述固定盘(23)之间设有轴承(33),所述固定盘(23)与机壳(1)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安装环(24)上开设有过风口(25),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过风口(25)连通,所述过风口(25)与风孔(211)连通,所述散热管(21)与所述后端盖(2)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波王忠都
申请(专利权)人:申特浙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