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铺设装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缆在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均卷绕在电缆盘上。随着电缆承受电压等级的提升,电缆的直径逐渐增大,提供电缆卷绕的电缆盘的直径、体积和质量也随之增大。
2、电缆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将电缆盘架起,随着电缆的不断铺设取用,电缆盘随之旋转以将卷绕的电缆释放。当电缆铺设至所需长度后,由于电缆盘存在惯性,电缆盘还会继续转动,导致电缆被拉动或挤压,可能会损坏电缆。因此,在电缆快铺设完成时,工人会采取一些方法对电缆盘实施制动,例如使用棍子塞入电缆盘和支撑架之间以阻止电缆盘继续旋转,这种方式既低效又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能够更安全地对电缆盘实施制动,且制动力大。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有一组相对的安装位;
4、制动组件,每一所述安装位均设有一所述制动组件,且所述制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安装位,所述制动组件能绕铰接轴摆动至制动位置或释放位置,在所述制动位置时两所述制动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释放位置时两所述制动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制动组件用于和电缆盘接触;
5、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位之间,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制动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制动组
6、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制动组件之间,所述应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驱动组件对所述制动组件施加的应力,所述应力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盘制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制动组件摆动以缩短两个制动组件的距离,两个制动组件互相靠近能够完成对电缆盘的夹持,进行接触摩擦式制动;驱动组件对铰接轴之间的力臂大于制动组件与电缆盘接触部位对铰接轴的力臂,能够实现小的驱动力产生一个大的制动力,提高电缆盘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制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即使电缆盘不是完整的圆形,也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制动组件能够与电缆盘接触进行制动;驱动组件与制动组件之间设置的应力传感器能够监测应力,保持可靠的制动效果,减少制动失效的风险。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行程与所述制动组件的对称轴方向平行,所述驱动组件与每一所述制动组件分别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组件的铰接轴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具有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的连线为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行程。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多根连杆,多根所述连杆首尾相连形成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二连杆组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二连杆组的对称轴与两个所述制动组件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的一端连接以形成所述活动端,所述第一连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所述固定端,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组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之间,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连接,并且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行程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行程垂直。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组中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为连杆节点,所述第二连杆组中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也为连杆节点,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的连杆节点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的连杆节点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缸和两根活塞杆,所述驱动缸具有双腔室,每一腔室中均设有所述活塞杆,两根所述活塞杆同轴设置且朝向相反,其中一根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组连接,另一根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组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杆的端面设有压阻式传感器。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轮和摆杆组,所述摆杆组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轮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位。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动轮穿设有轮轴并固定,所述轮轴与所述摆杆组连接,在所述轮轴与所述摆杆组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轮轴能沿所述轮轴的轴向拆卸,且所述轮轴的周向固定。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缆盘制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并通过以下步骤对电缆盘进行制动:
17、步骤s1,对驱动组件发出指令驱动两个制动组件摆动以互相靠拢,两个制动组件由释放位置摆动至制动位置,保持至少一个制动组件与电缆盘接触;
18、步骤s2,应力传感器监测驱动组件对制动组件施加的应力,并控制驱动组件对制动组件施加的应力逐步上升至设定的阈值;
19、步骤s3,应力传感器持续监测驱动组件对制动组件施加的应力,并用于反馈调节,将应力维持在设定的阈值区间内。
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盘制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力传感器的反馈调节能够确保制动组件对电缆盘进行可靠制动,减少制动失效的风险。
2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的驱动行程与所述制动组件(200)的对称轴方向平行,所述驱动组件(300)与每一所述制动组件(200)分别连接有传动杆(500),所述传动杆(500)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组件(200)的铰接轴连接,所述传动杆(500)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具有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500)连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座(100)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的连线为所述驱动组件(300)的驱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多根连杆,多根所述连杆首尾相连形成第一连杆组(320)和第二连杆组(330),所述第一连杆组(32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330)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组(32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330)的对称轴与两个所述制动组件(200)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320)中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为连杆节点,所述第二连杆组(330)中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杆连接的部位也为连杆节点,所述驱动件(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320)的连杆节点连接,所述驱动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30)的连杆节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0)包括驱动缸(311)和两根活塞杆(312),所述驱动缸(311)具有双腔室,每一腔室中均设有所述活塞杆(312),两根所述活塞杆(312)同轴设置且朝向相反,其中一根所述活塞杆(3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组(320)连接,另一根所述活塞杆(3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3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12)的端面设有压阻式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200)包括制动轮(210)和摆杆组(220),所述摆杆组(220)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轮(21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组(22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210)穿设有轮轴并固定,所述轮轴与所述摆杆组(220)连接,在所述轮轴与所述摆杆组(220)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轮轴能沿所述轮轴的轴向拆卸,且所述轮轴的周向固定。
10.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并通过以下步骤对电缆盘进行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的驱动行程与所述制动组件(200)的对称轴方向平行,所述驱动组件(300)与每一所述制动组件(200)分别连接有传动杆(500),所述传动杆(500)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组件(200)的铰接轴连接,所述传动杆(500)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具有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500)连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座(100)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的连线为所述驱动组件(300)的驱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盘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多根连杆,多根所述连杆首尾相连形成第一连杆组(320)和第二连杆组(330),所述第一连杆组(32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330)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组(32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330)的对称轴与两个所述制动组件(200)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组(3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30)的一端连接以形成所述活动端,所述第一连杆组(3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30)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所述固定端,所述驱动件(3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组(32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330)之间,所述驱动件(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320)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30)连接,并且所述驱动件(310)的驱动行程与所述驱动组件(300)的驱动行程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周漾,叶波,吴振雨,
申请(专利权)人: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