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终端,特别涉及一种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
技术介绍
1、电缆终端一般包括电缆以及套装在电缆外部的套管。为了方便在电缆的端部连接导电端子,处于套管内的电缆的绝缘层会经过剥离处理,同时,又要恢复电缆的绝缘能力,会在电缆和套管之间填充绝缘物。
2、常用的绝缘物为液态的绝缘剂,例如硅油、聚异丁烯、硅凝胶等,这些绝缘物的体积易受到温度变化而改变。因此,电缆与套管之间并不会完全灌满绝缘物,而是保留一定距离的空腔。正因为空腔的存在,电缆终端受限于垂直安装。若电缆终端倾斜设置,空腔可能会移动至应力锥处,导致电缆的电场强度升高,电场应力集中。
3、另外,使用液态绝缘剂的电缆终端对密封性的需求较高,若对电缆终端的维护不到位,容易导致液态绝缘剂漏出,并且其故障时,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具有固态的绝缘层,套管内部无需填充液态硅油,安装简便且不局限于垂直安装。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套管的内侧插装有套筒状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与所述套管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绝缘体的内侧嵌有套筒状的半导电体,所述绝缘体的通孔和所述半导电体的通孔共同构成过线通道,所述套管内还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套管之间以填充所述间隔,并且所述填充层还朝向所述套管的第一端延伸;
4、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管的第二端;
5、经过剥切的电缆,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支承组件和所述过线通道,并且所述电缆与所述接线组件电性连接。
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经剥切的电缆穿过套筒,电缆的半导电屏蔽层处于半导电体位置处,半导电体和绝缘体构成应力锥,用于改善电缆的电场分布以及降低电场应力;固态的填充层用于代替原液态硅油,能够进一步增加绝缘强度,防止高压电缆出现爬电或击穿的现象;固态的填充层不会流动,因此电缆终端不局限于垂直安装,在安装位置受限时,还能够倾斜安装,适用范围更广。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导电体与所述绝缘体同轴,且所述半导电体的一端嵌于所述绝缘体的壁内,所述半导电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绝缘体的内壁贴合。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管的第二端设有连接件,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半导电体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管连接。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管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法兰部,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连接,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半导电体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法兰部开设有浇注通道,所述浇注通道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套管之间的间隔区域连通。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封盖和接线柱,所述封盖盖设于所述套管的第一端,所述接线柱穿设于所述封盖,且所述接线柱伸至所述套管内与所述电缆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封盖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接线柱沿所述套管的轴向移动。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紧圈和调节螺栓,所述紧圈套装于所述接线柱,且所述紧圈与所述接线柱固定,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所述紧圈,所述调节螺栓还与所述封盖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用于改变所述紧圈与所述封盖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盖朝向所述紧圈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压盖,所述封盖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接线柱而设,所述接线柱套装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密封槽,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压盖连接。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法兰件和多个绝缘子,所述法兰件盖设于所述套管的第二端,多个所述绝缘子设置于所述法兰件,且多个所述绝缘子绕所述套管的轴线分布。
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体(120)与所述绝缘体(110)同轴,且所述半导电体(120)的一端嵌于所述绝缘体(110)的壁内,所述半导电体(1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体(110)的内侧并与所述绝缘体(110)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二端设有连接件(140),所述绝缘体(110)和所述半导电体(120)均通过所述连接件(140)与所述套管(1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法兰部(101),所述连接件(140)设有第二法兰部(141),所述第一法兰部(101)和所述第二法兰部(141)连接,所述绝缘体(110)和所述半导电体(120)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部(141)开设有浇注通道(142),所述浇注通道(142)与所述绝缘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200)包括封盖(210)和接线柱(220),所述封盖(210)盖设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一端,所述接线柱(220)穿设于所述封盖(210),且所述接线柱(220)伸至所述套管(100)内与所述电缆(4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20)和所述封盖(210)之间设有调节机构(500),所述调节机构(500)用于驱动所述接线柱(220)沿所述套管(100)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00)包括紧圈(510)和调节螺栓(520),所述紧圈(510)套装于所述接线柱(220),且所述紧圈(510)与所述接线柱(220)固定,所述调节螺栓(520)穿设于所述紧圈(510),所述调节螺栓(520)还与所述封盖(210)连接,所述调节螺栓(520)用于改变所述紧圈(510)与所述封盖(210)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10)朝向所述紧圈(510)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压盖(600),所述封盖(210)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接线柱(220)而设,所述接线柱(220)套装有密封圈(700),且所述密封圈(700)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压盖(600)盖设于所述密封槽,所述压盖(600)与所述密封圈(700)抵接,所述调节螺栓(520)与所述压盖(60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300)包括法兰件(310)和多个绝缘子(320),所述法兰件(310)盖设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二端,多个所述绝缘子(320)设置于所述法兰件(310),且多个所述绝缘子(320)绕所述套管(100)的轴线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体(120)与所述绝缘体(110)同轴,且所述半导电体(120)的一端嵌于所述绝缘体(110)的壁内,所述半导电体(1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体(110)的内侧并与所述绝缘体(110)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二端设有连接件(140),所述绝缘体(110)和所述半导电体(120)均通过所述连接件(140)与所述套管(1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法兰部(101),所述连接件(140)设有第二法兰部(141),所述第一法兰部(101)和所述第二法兰部(141)连接,所述绝缘体(110)和所述半导电体(120)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部(141)开设有浇注通道(142),所述浇注通道(142)与所述绝缘体(110)和所述套管(100)之间的间隔区域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200)包括封盖(210)和接线柱(220),所述封盖(210)盖设于所述套管(100)的第一端,所述接线柱(220)穿设于所述封盖(210),且所述接线柱(220)伸至所述套管(100)内与所述电缆(40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谢仕林,李绍斌,唐文博,周海,袁剑辉,杨启后,冯晓鸣,禹青青,赵健强,赵孝文,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