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749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电机;扇叶组件,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运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其中,所述扇叶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传动装置能够通过磁力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或拆下扇叶组件时,将扇叶组件连同传动装置设于扇叶组件的部分一同取下,以便于传动装置与扇叶组件的拆卸,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风扇都是通过内外相互套设的定子和转子构成,在风扇转动时,通常都是通过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由于电机自身的结构的限制,会增加整个产品在轴向方向的尺寸,此外,现有的风扇在扇叶出现污渍或灰尘附着的情况下,电机驱动扇叶旋转会将扇叶上的污染物吹向空中,对空气产生污染,若要对风扇进行清洗,电机和扇叶的拆装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

3、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电机;扇叶组件,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运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其中,所述扇叶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且传动装置能够通过磁力驱动扇叶组件转动。

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送风装置,通过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使得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使得空气从扇叶组件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使电动机的输出轴对应于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设置,传动装置能够通过磁力驱动扇叶组件转动,使扇叶组件受磁力驱动的基础上,通过传动装置间接的实现电机与扇叶组件的传动连接,可在需要更换或拆下扇叶组件时,将扇叶组件连同传动装置设于扇叶组件的部分一同取下,以便于传动装置与扇叶组件的拆卸,方便清洗。此外,由于扇叶组件可以单独由电机取下,故而取下的扇叶组件整体并不带电,从而可直接放置于水或清洗液中予以清洗。

5、其中,一个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传动装置与两个或多个扇叶组件连接,以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多个扇叶组件。

6、其中,一个扇叶组件可以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多个电机的输出轴,以通过多个电机驱动一个扇叶组件转动。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具体包括:主动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主动件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件,与主动件可拆卸连接,从动件包括多个设于扇叶组件上的第二磁性件,通过第一磁性件的磁力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以实现传动装置的磁力驱动,其中,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

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在扇叶组件上设置多个第二磁性件,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多个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通过相互作用的磁性吸引力和/或排斥力使第一次磁性件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具体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使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多个第一磁性件相对于多个第二磁性件产生移动,使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交替转换,从而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对移动,使第一磁性件对第二磁性件产生同一个方向的持续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二磁性件的转动。

9、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磁性件通过磁性的相互作用力驱动第二磁性件,避免了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一方面利于扇叶组件整体直接从电机上拆下,另一方面由于不存在物理接触,还可减小了送风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件还包括:转动支架,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转动支架的周向设置。

1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转动支架,将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转动支架的轴向设于转动支架上,以实现多个第一磁性件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以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多个第一磁性件的转动。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磁性件设于沿转动支架的轴向延伸的安装槽中,使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轴向设置,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安装支架的转动而带动第一磁性件的转动,此外,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延伸,以增大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在相对移动时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驱动效率。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1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将第一磁性件设于安装槽中,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安装支架的转动而带动第一磁性件的转动,此外,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增大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在相对移动时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驱动效率。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每个第一限位件设于转动支架的一个端面上,以通过第一限位件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位移。

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支架的端面上设置第一限位件,以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移动,具体地,第一限位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可拆卸的连接于转动支架的一端,第一限位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分别设于转动支架的两端,一方面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限位件的可拆卸连接以利于第一磁性件的安装。

1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件的数量是一个时,在转动支架远离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可以通过设有沿转动支架的径向凸起的限位部,来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沿轴向方向的移动。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组件具体包括:扇叶;转动组件,扇叶与转动组件固定连接,从动件设于转动组件上,且多个第二磁性件沿转动组件的周向设置。

20、在该技术方案中,扇叶组件具体包括扇叶和转动组件,其中,通过将从动件设于转动组件上,且扇叶与转动组件固定连接,使从动件在主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转动组件随从动件转动,从而是扇叶随转动组件一起转动,以驱动空气从扇叶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多个第二磁性件沿转动组件的周向设置,使得多个第一磁性件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下转动时,第一磁性件向第二磁性件施加方向相同的连续的磁性作用力,以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盘,从动件沿转动盘的周向设置,主动件设于转动盘沿径向的内侧;转动轴,设于转动盘远离主动件的一端,扇叶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且从动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主动件的驱动,使得从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

22、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盘和转动轴,通过从动件沿转动盘的周向设置,主动件设于转动盘沿径向的内侧,以通过主动件的转动驱动从动件转动,其中,转动轴,设于转动盘远离主动件的一端,扇叶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且从动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的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主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所述扇叶组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的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主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所述扇叶组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水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