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11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4
本技术涉及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包括动模座板和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框架,所述对接框架的底部靠近正反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插接件,所述对接框架的正面正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对接框架通过对接槽活动连接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框架通过限位板活动连接有定模座板,通过设置的对接框架、插接件、第二安装槽、对接杆、限位板、对接槽、定模座板、螺纹孔和螺纹杆,能够通过对接框架将定模座板与动模座板对接,避免动模座板和定模座板长时间摩擦产生磨损,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对接杆与对接槽和插接件和插接槽的配合进行对接,防止定模座板与动模座板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特别涉及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


技术介绍

1、模胚即模架,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模胚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成型模芯,保证配合位置,完整的完成模具分型动作,当模具架到注塑机上时,母模侧(也称上模或定模)固定在注塑机前面板上是不可动的,公模侧(也称下模或动模)可随注塑机一起运动,模胚是模具钢材外成型部分,就是模具外面的架子,是用来定位模具的,里面还包含模仁(也就是模芯)连接杆,加热棒,流道,冷却装置,顶针等装置。

2、现有技术中模胚在合模时由于长期的开合产生摩擦会让模胚发生磨损,此时就需要更换对应的部位,导致模胚的使用寿命不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模胚在合模时由于长期的开合产生摩擦会让模胚发生磨损,此时就需要更换对应的部位,导致模胚的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包括动模座板(1)和对接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对接框架(51),所述对接框架(51)的底部靠近正反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插接件(52),所述对接框架(51)的正面正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3),所述对接框架(51)通过对接槽(56)活动连接有对接杆(54),所述对接框架(51)通过限位板(55)活动连接有定模座板(57),所述限位板(55)通过螺纹孔(58)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板(1)的正面正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所述动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包括动模座板(1)和对接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对接框架(51),所述对接框架(51)的底部靠近正反两侧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插接件(52),所述对接框架(51)的正面正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53),所述对接框架(51)通过对接槽(56)活动连接有对接杆(54),所述对接框架(51)通过限位板(55)活动连接有定模座板(57),所述限位板(55)通过螺纹孔(58)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板(1)的正面正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所述动模座板(1)的上端开设有模腔(3),所述动模座板(1)的上表面靠近正反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精准合模的多接口模胚,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52)插接在插接槽(4)的内部,所述对接杆(54)固定安装在动模座板(1)的上表面靠近四角处,所述对接槽(56)开设于对接框架(5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所述对接杆(54)插接在对接槽(56)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冬波赵明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派高模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