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67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发电机构和定点抛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的两侧设置有浮块,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滚刷,所述过滤板的后方倾斜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用于将传送带上附着的微塑料刮除,刮除的微塑料落入位于刮板下方的收集箱中,所述过滤箱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海水从进水口流入所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海水从出水口排出。其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能够在收集海洋微塑料时高效的收集并分离出水体中的微塑料,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处理废弃塑料时,塑料的自然降解时间较长,而燃烧又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大量的废弃塑料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这其中有一部分塑料由陆地进入海洋中引起水体污染,海洋中的塑料会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被分解为直径不大于5mm的微塑料,与普通的塑料相比,微塑料由于其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且易于被水生生物摄食,会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难以估量的损伤,并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2、目前,在海水中微塑料的收集过程中,现有技术主要有辐射型定点收集和船类收集两种方式,其中辐射型定点收集虽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其对于海水处理需要对海水进行吸纳,使得其能耗较高,能量供应问题难以解决,只适用于岸边附近海域;而船类收集方式,其虽收集范围扩大但也只可对船附近的区域进行收集,能量利用率较低,对海洋微塑料的收集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3、为了消除海洋微塑料过程中因能耗高、收集范围有限而导致无法高效收集并分离出污染水体中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上设置有发电机构(1)和定点抛锚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两侧设置有浮块(5),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24),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板(22),所述过滤板(22)的上方设置有滚刷(23),所述过滤板(22)的后方倾斜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下方设置有刮板(31),所述刮板(31)用于将传送带(3)上附着的微塑料刮除,刮除的微塑料落入位于刮板(31)下方的收集箱(4)中,所述过滤箱(2)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海水从进水口流入所述过滤箱(2)内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上设置有发电机构(1)和定点抛锚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两侧设置有浮块(5),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24),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板(22),所述过滤板(22)的上方设置有滚刷(23),所述过滤板(22)的后方倾斜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下方设置有刮板(31),所述刮板(31)用于将传送带(3)上附着的微塑料刮除,刮除的微塑料落入位于刮板(31)下方的收集箱(4)中,所述过滤箱(2)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海水从进水口流入所述过滤箱(2)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海水从出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1)包括与过滤箱(2)的进水口连接的水轮发电机(13),所述水轮发电机(13)的另一端连接有收拢扇面(12),所述收拢扇面(12)迎水面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水轮发电机(13)的转子与偏心转子相连接;当波浪经过时,偏心转子随着波浪运动而摆动,驱动水轮发电机(13)的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流,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板(21),每个分隔板(21)朝向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两个分隔板(21)之间的缺口错位设置,从而减缓水流的速度,延长纳米气泡与海水中微塑料的反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气泡吸附的海洋微塑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底部还设置有仿生翅片(6),所述仿生翅片(6)为两个,两个所述仿生翅片(6)镜像对称布置在所述过滤箱(2)的左右两侧,所述仿生翅片(6)包括翅片(61),所述翅片(61)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62)的一端,所述传动轴(6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姬周豪宋柳鑫毛天阳姬厚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