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671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包括罐体、安装在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顶部且与罐体内部相通的两个入料口;以及设置在入料口上的防粘黏刮除机构,包括贴合在入料口内壁的防粘黏刮框、固定在入料口两侧表面的两个驱动缸,且驱动缸底端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动侧座,所述活动侧座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沥青热再生设备进行改进优化,在其入料口上设计了防粘黏刮除机构,可以通过防粘黏刮框的升降对入料口下内壁进行有效刮擦,防止入料口下内壁粘黏过多的沥青造成不必要的堵塞,保证设备的长期有效稳定运行,同时防粘黏刮框后续易于拆下进行维护,保证了设备后期的维护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热再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


技术介绍

1、沥青热再生设备是一种对沥青进行再生搅拌的设备,主要由罐体、搅拌机构、加热机构等组成,可以在沥青倒入罐体后,进行热搅拌,如公开号为cn205954448u的现有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改良型沥青热再生设备,包括热再生筒体,该热再生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发热底座,所述发热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动筛机构,所述动筛机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摆动电机,该动筛机构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再生筒体里面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再生筒体的外周壁套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再生筒体的左侧上端部开设有进料口”,可以看出该申请中所描述的正是一种常见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可以实现对沥青的热再生处理;

2、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入料口没有设计任何的清理结构,待加工的沥青倒入入料口后很容易粘黏在入料口下内壁,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因过度粘黏造成入料口堵塞的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7)的内端固定有连接头(571),所述防粘黏刮框(55)的侧面开设有两个与连接头(571)相对应的连接槽(551),且连接槽(551)的底端与防粘黏刮框(55)的底面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3)包括活动安装在活动侧座(52)底面的L形板(531),所述L形板(531)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活动侧座(52)的侧面,且L形板(531)的内侧固定有一个限位杆(534),所述连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7)的内端固定有连接头(571),所述防粘黏刮框(55)的侧面开设有两个与连接头(571)相对应的连接槽(551),且连接槽(551)的底端与防粘黏刮框(55)的底面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3)包括活动安装在活动侧座(52)底面的l形板(531),所述l形板(531)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活动侧座(52)的侧面,且l形板(531)的内侧固定有一个限位杆(534),所述连接槽(551)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534)相对应的限位槽(536),所述限位杆(534)从活动侧座(52)、连接块(57)和连接头(571)内横向穿过,并插入至限位槽(53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粘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53)还包括开设在活动侧座(52)底面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鑫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