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红层隧道作为交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然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界因素可能导致隧道变形、开裂等安全隐患。相关技术中,对红层隧道的监测通常有目视检查法、光学测量法、应变测量法和声波检测法。
2、然而,相关技术中,目视检查法依赖人工观察,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难以实现实时监测;光学测量法需要专业设备,成本高,精度易受环境影响;应变测量法安装的传感器可能会对结构造成损害,维护复杂;声波检测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易受干扰,导致不准确。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监测精度受限、实时监测困难、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以及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大等的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监测精度受限、实时监测困难、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以及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大等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生成所述红层隧道的变形趋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报警信号之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报告包括历史变形记录、现场勘查、数值模拟的至少在一项的隧道的形状、尺寸、支护结构、地层分布、岩石性质、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信息中至少之一。
6.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生成所述红层隧道的变形趋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报警信号之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报告包括历史变形记录、现场勘查、数值模拟的至少在一项的隧道的形状、尺寸、支护结构、地层分布、岩石性质、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信息中至少之一。
6.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双涛,路龙飞,郭甲祥,薛翊国,孔凡猛,渠敬凯,王建宁,艾岩,刘新宇,曲子鸣,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