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及装置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581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及装置控制方法,该放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极、低压电极以及绝缘基板;其中,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开设有多个槽式通道,各槽式通道的深度为微米级;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用于形成电场,各槽式通道位于电场中。由此,通过深度为微米级的槽式通道提供深度为微米级的待处理液体,使得等离子体的作用区域能够涵盖槽式通道内的液体,进而对槽式通道内流通的液体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从而能够综合提升等离子体对气‑液两相介质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及一种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其高反应速率、高反应活性及调控便捷等优势在材料改性、污染控制及医学消毒等方面得到广泛研究。

2、在绝缘性能良好的气体介质放电环境中,当外部驱动能量达到气体分子的激励电离的能量阈值时,能够诱发气体分子进行一系列的激励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然而,在液体介质放电环境中,由于液体介质通常非绝缘,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液体内部离子往往是发生电荷重排,而非产生等离子体。因此,气-液放电过程通常发生在气相及气-液两相界面,使得等离子体的作用区域主要集中在液体表层,并不能有效涵盖液体内部,从而导致液体的处理效果不佳。目前提高液体内部等离子体作用区域的方式主要通过向液体内部鼓泡的来增加气-液两相面积,进而在液体内建立等离子体反应区。而气泡在液体内部存在随机分布及运动自由度较大,使得对液体内部等离子体反应区控制仍存在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离子体的作用区域主要集中液体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极、低压电极以及绝缘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为线状高压电极,所述低压电极为线状低压电极,所述线状高压电极与所述线状低压电极位于同一目标平面;所述目标平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为线状高压电极,所述低压电极为板状低压电极,所述线状高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板状低压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极、低压电极以及绝缘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为线状高压电极,所述低压电极为线状低压电极,所述线状高压电极与所述线状低压电极位于同一目标平面;所述目标平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为线状高压电极,所述低压电极为板状低压电极,所述线状高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板状低压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为板状高压电极,所述低压电极为板状低压电极,所述板状高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板状低压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槽式通道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电场的方向与各所述槽式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气液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还包括疏水透气膜,所述疏水透气膜贴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银霞郭亚逢李超包涵春唐诗雅杜宇朱骁赵乾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