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板和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52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流道板和热管理装置,所述流道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分,且其上设置有多个流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以及中间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中部区域;其中,所述中间固定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流道板和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保护环境,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汽车中,电驱机构供电时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阻上升,这会降低放电效率和充电效率,因此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会导致爆炸事故。此外,电池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会造成无意义的电量损耗。因此,在电动汽车上需要额外考虑到电池散热、电机散热等问题,这使得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会比传统燃油汽车复杂,管路也会更多。但是,车辆的整体布局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布置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2、通常,采用热管理集成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各种热管理元件和阀设置在歧管板上实现集成。由于大量部件集成或安装在歧管板上,导致板的重量较大,并且重量分布不均衡,这可能导致安装不稳定等问题。已知的一些热管理集成模块仅从一个方向来安装,稳定性不高。另一些热管理集成模块使用支架来安装在车辆上,这增加了组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公开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道板和热管理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的第一边缘,所述中间固定部(7)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以及所述中间固定部(7)与所述流道板(1)形成一体式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具有第一孔(8);所述第二固定部(6)具有第二孔(9);所述第一孔(8)的中心轴线(A1)和/或所述第二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的第一边缘,所述中间固定部(7)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以及所述中间固定部(7)与所述流道板(1)形成一体式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具有第一孔(8);所述第二固定部(6)具有第二孔(9);所述第一孔(8)的中心轴线(a1)和/或所述第二孔(9)的中心轴线(a2)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d1)看过去,所述第一孔(8)的中心轴线(a1)与所述第二孔(9)的中心轴线(a2)形成一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固定部(7)包括第三孔(10),所述第三孔(10)的中心轴线(a3)垂直于所述流道板(1)的延伸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包括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分(2),并且横向于所述流道板(1)的延伸平面;所述第一孔(8)形成于所述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孔(8)的中心轴线(a1)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d1)看过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锋刘浩蒋云飞覃速兵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