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电机及具有其的航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938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及具有其的航空驱动系统。该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主体和套筒。定子主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定子主体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子槽,定子槽内绕设有槽内绕组,同一个定子槽的槽内绕组之间形成有轴向冷却通道;套筒位于定子主体的外侧;其中,进油口与轴向冷却通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连通,出油口与轴向冷却通道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转子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效率低和冷却系统密封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及具有其的航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1、航空驱动系统是指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驱动系统,通常由外转子电机和减速器组成,适用于各种大功率、高转速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传统的驱动系统,主要采用水冷方式对电机进行冷却,进而实现电机高效散热。而水冷方式对冷却液的依赖性较强,冷却液泄漏或腐蚀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冷却效率,进而影响驱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现有技术中,如专利us20190006914a1 electric drive unti cooling systemsand methods,该专利技术中:定子铜线主要通过两端喷淋进行冷却,喷淋点为铜线外径处。

3、具有以下缺点:

4、1)铜线采用喷淋冷却方案,油液与铜线接触面积有限,冷却效果差;

5、2)槽内铜线冷却传热路径为:铜线→铁芯→油液,相比铜线→油液而言,多了一层铁芯产生的热阻,冷却效果差;

6、3)冷却部分主要在外径部分,内径铜线冷却效果差,需要联合转子甩油,才可降低内侧铜线温度。

7、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外转子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形成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一端,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外转子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形成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内绕组(109)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远离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为第一绕组端部(107),所述槽内绕组(109)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为第二绕组端部(111),其中,所述第一绕组端部(107)、所述定子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外转子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形成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一端,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外转子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形成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内绕组(109)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远离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为第一绕组端部(107),所述槽内绕组(109)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为第二绕组端部(111),其中,所述第一绕组端部(107)、所述定子主体(101)和所述套筒(102)之间形成第一端部冷却环路(106),所述第二绕组端部(111)、所述定子主体(101)和所述套筒(102)之间形成第二端部冷却环路(110),所述第一端部冷却环路(106)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一端、所述进油口(105)均连通,所述第二端部冷却环路(110)与所述轴向冷却通道(108)的第二端、所述出油口(112)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05)和所述出油口(112)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关于所述外转子电机的中心轴线呈180度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定子主体(101)的轴线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晓俊李周清周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