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架系统,具体来说是一种后悬架系统及具有该后悬架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2、悬架系统对整车的操稳、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
3、在探讨电动车后悬架技术时,集成多连杆式悬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由于其悬架形式的特点,受到追求乘员舱大空间新能源车型(尤其mpv车型)的偏爱,已逐步成为新平台新能源车型的主流配置。
4、此外随着车辆饱和率增加,对车辆的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c级、d级车辆转弯直径达到a级车的水平,对后轮转向的需求越来越高。
5、综上所述,为了追求乘员舱内大空间,需求占用空间较小的集成连杆悬架,同时由于机动性要求减小车辆转弯直径,对后轮转向角度需求提升至10deg以上,而现有集成连杆悬架后轮转向角度均较小,分布在2~5deg,从而使得对后悬架系统内各部件的布局产生了极大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导致了后悬舒适性的降低,还使得悬架在冲击退让性和抗点头后蹲性能上表现不佳。
6、因此,本领域迫切需求一种创新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所述转向节连接有后下H型臂;所述后下H型臂上设有减振器以及空气弹簧;所述减振器与空气弹簧在后下H型臂上呈间隔分布;所述减振器靠近轮胎旋转主销的轴线布置;所述减震器在后下H型臂上靠近整车车头一侧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H型臂包括后下臂本体,在后下臂本体上设有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第五连接轴以及第六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和第六连接轴分布在后下臂本体靠近副车架一侧;所述第三连接轴和第五连接轴分布在后下臂本体靠近转向节一侧;所述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第五连接轴以及第六连接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所述转向节连接有后下h型臂;所述后下h型臂上设有减振器以及空气弹簧;所述减振器与空气弹簧在后下h型臂上呈间隔分布;所述减振器靠近轮胎旋转主销的轴线布置;所述减震器在后下h型臂上靠近整车车头一侧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h型臂包括后下臂本体,在后下臂本体上设有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第五连接轴以及第六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和第六连接轴分布在后下臂本体靠近副车架一侧;所述第三连接轴和第五连接轴分布在后下臂本体靠近转向节一侧;所述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第五连接轴以及第六连接轴分布在后下臂本体的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轴和/或第六连接轴的轴线与第四连接轴中心点与第六连接轴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15°-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轴中心点和第五连接轴中心点连线与第四连接轴中心点和第六连接轴中心点连线夹角投影到xy平面形成的夹角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轴的中心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六连接轴的中心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建,陶薛磊,王勇,蔡京亚,周浩泽,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