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外装标签以及安装有该标签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22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用外装标签(1),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收缩性树脂薄膜为基材(2),在该基材(2)的正面侧具有印刷层(5)和保护层(6),在该基材(2)的背面侧具有金属蒸镀层(3)和粘接剂层(4),其中,电池用外装标签(1)的构成是:电池用外装标签(1)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4~30g/m2.24h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用外装标签(exterior label)以及安装有该标签的电池。
技术介绍
—般地说,电池用外装标签(以下简称为"外装标签")以热收縮性树脂薄膜为基材,在其正面侧(安装后的可视侧)设置有施以适宜的图案、文字、色彩等的印刷层,进而为了保护该印刷层,用赋予耐磨损性的清漆或透明喷漆等形成有保护层。 另一方面,在其背面侧(与电池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表现出印刷层的金属光泽或高亮度的铝等金属蒸镀层,进而形成有用于与电池粘附的粘接剂层。另外,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材料以聚氯乙烯为主流,其它有时还可以使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然后,将该外装标签巻绕并贴合在收纳发电单元等后加以密封的电池壳体(主要为镀镍钢板)的外周表面上,用热风使外装标签整体热收縮以进行粘附,由此安装于电池上。 —直以来,为了维持安装有设置了金属蒸镀层的外装标签的电池在高温多湿下的保管过程中的美观,对外装标签的构成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在外装标签的金属蒸镀层与粘接剂层之间设置耐热性的电绝缘层,即使在高温多湿下保管,也能够防止因金属蒸镀层溶解析出而失去金属光泽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在外装标签的端面设置疏水性的皮膜来抑制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的技术。再者,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将金属蒸镀层与安装面(电池侧)之间设定成电化学上的等电位或将电位差设定得较低,从而阻止局部电池的形成或延迟其进行,由此可抑制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 专利文献1 :特开平9-237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2-208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平9-306440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 3的课题在于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透过或接触外装标签,所以在电池壳体或端子表面的金属(镍等)与外装标签上蒸镀的金属层(铝等)之间形成局部电池,电化学上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析出而损害产品的外观。 但是,就专利文献1的构成来说,为了阻碍局部电池的形成而设置的耐热性电绝缘层的强度和收縮率与外装标签的由热收縮性树脂薄膜所构成的基材不同,所以在高温保管过程中容易在外装标签上产生皱纹或松弛。而且,从电池的胴部至肩部将外装标签弯折的部分发生剥离而立起的现象(以下称为剥离(peel off)现象)变得显著。 另外,就专利文献2的构成来说,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在外装标签的端面附近防止局部电池的形成。 另外,就专利文献3的构成来说,存在的问题是对电池壳体或外装标签的金属蒸镀层的设计形成强烈的制约,同时制造成本增加。 如上所述,就上述专利文献1 3的构成来说,还有改良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高温多湿下保管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因金属蒸镀 层的溶解析出所引起的外观上的不良情况的电池用外装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是一种电池用外装标签,其以热收縮性树脂薄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正面侧具有印刷层,在该基材的背面侧具有金属蒸镀层和粘接剂层,其中,使电池用外装标签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4 30g/m2 24h的范围。 进而,上述电池用外装标签的构成是使在6(TC的热水10cc(毫升)中浸渍24小时后所得到的抽提液的pH为5. 9 8. 3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可以发挥出如下的效果在高温多湿下保管时,可以抑制水分透过外装标 签并到达电池壳体的表面而形成局部电池,能够防止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从而使得不 易发生外观上的不良情况。附图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 符号说明 1外装标签 3金属蒸镀层 5印刷层 11电池壳体 13负极 15树脂封口体 17负极端子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谋求电池的高容量化,使电池壳体的外径尽量接近于标准尺寸是有效的,但 随之要求安装于电池壳体的外装面的外装标签的厚度也变薄。但是,如果使外装标签的基 材即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厚度(典型的为lOOym左右)变薄至例如50ym左右,则由局部 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有可能比以往更显著地发生。 另外,在将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主流材料即聚氯乙烯(PVC)变换为有望减轻环 境负荷的材料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情况下,由于PET的水蒸气透过率大于 PVC(典型的为PVC的1. 5 2倍左右),所以因局部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的溶 解析出有可能比以往更显著地发生。 再者,从电池的质量管理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将记录有所制造的各个电池的产 品信息(例如,制造年月日、制造批号、制造条件、发货前检查数据等)的二维代码(例如条 形码、快速响应(QR :QuickResponse)码等)预先印刷于外装标签上,由此确保产品信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用外装标签的局部剖视图。 一个实施方式的碱性电池的构成图。2基材4粘接剂层6保护层12正极14隔膜16负极集电体4跟踪能力在今后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发生因局部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时,除了以往的有损外观的问题之外,还会产生二维代码变得难以认读等新的问题。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鉴于在上述状况下、因局部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有可能比以往更显著的发生,认为为了解决该课题,作为本质的解决课题的手段,重要的是使外装标签本身具有抑制作为局部电池形成的一个原因的水分透过的功能。 但是,为了抑制水分的透过而使构成外装标签的基材的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膜厚变厚与谋求电池的高容量化的方向是相反的。另外,尽管通过提高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密度能够抑制水分的透过,但另一方面,热收縮性树脂薄膜需要具有一定的收縮率,要确定同时满足密度的提高和收縮率的提高这二律背反的要求的制造条件是困难的。 另一方面,通过增厚构成外装标签的金属蒸镀膜的膜厚也能够抑制水分的透过。但是,金属蒸镀层的膜厚越厚,则在形成了局部电池的情况下,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量增加,所以效果有可能相互抵消。 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控制构成外装标签的热收縮性树脂薄膜的密度 和金属蒸镀层的厚度这两者,可以赋予外装标签整体抑制一定的水分透过的功能,由此,能 够有效防止因局部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的溶解析出。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 式。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用外装标签1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此 外,电池用外装标签1安装于电池壳体的外周表面。 如图1所示,电池用外装标签1具备由热收縮性树脂薄膜构成的基材2、在基材2 的正面侧形成的印刷层5和保护层6、以及在基材2的背面侧形成的金属蒸镀层3和粘接剂 层4。而且,电池用外装标签1的特征是,电池用外装标签1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4 30g/ m2 24h的范围。 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发挥出如下的效果在高温多湿下保管时,可以抑制水分透 过外装标签1并到达电池壳体的表面从而形成局部电池,能够防止金属蒸镀层3的溶解析 出,从而使得不易发生外观上的不良情况。 另外,即使是在印刷层5上印刷有记录着每个电池的产品信息(例如,制造年月 日、制造批号、制造条件、发货前检查数据等)的二维代码(例如条形码、快速响应(QR: Quick Response)码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局部电池的形成所引起的金属蒸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外装标签,其安装于电池壳体的外周表面上,其具备:由热收缩性树脂薄膜构成的基材、在所述基材的正面侧形成的印刷层、以及在所述基材的背面侧形成的金属蒸镀层和粘接剂层,所述电池用外装标签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4~30g/m↑[2].24h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虫贺贵司小路安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