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743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流量监测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测速组件,其包括外壳和应力传感器;受力组件,包括受力盘、传力杆和传力支架,传力支架上部延伸至外壳内并连接应力传感器,外壳与传力支架活动连接,传力杆上端连接传力支架下端、下端连接受力盘;以及处理器,其连接应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受力组件的受力盘置于水下接受水流冲击,同时将应力传感器置于水面之上,利用传力支架将受力盘受到的水流冲击力传递至应力传感器,处理器根据应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计算水流速度,适用于落水洞较为复杂的洞内环境,可对不同深度流速不同的落水洞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黄土落水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中的一种特殊微地貌,其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垂直节理发育的黄土层,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黄土层底部逐渐被水流侵蚀而空洞化。当上层黄土因水分浸入而软化或失去支撑时,便会发生湿陷或塌陷,最终形成落水洞。在黄土广泛分布的区域,这种类型的陷穴十分常见,它们往往沿着冲沟两侧、沟缘以及冲沟瀑布的上方,呈现出串珠状的分布模式。随着这些陷穴的持续扩展与连接,逐渐发展成为更大的冲沟地貌。

2、黄土落水洞的演化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形成、发展和成型阶段。在形成和发展阶段,落水洞规模较小,进口已形成但是无出口或是出口较小,灌入落水洞的水流无法流出。大量入渗水体滞留落水洞中,使土体含水率增高并软化,抗剪强度降低,易引发黄土滑坡。在成型阶段,落水洞有一定规模的进口和出口,并形成连通性的地下通道,水流快进快出,呈管道式畅通排泄,灌入的大部分水流又很快排泄于地表,滞留于坡体中的水量有限,对软化斜坡土体、引发黄土滑坡的作用有所减弱。落水洞内的水体流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盘水平设置,所述水流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支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口子形的固定框,所述应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框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支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活动的贯穿所述外壳底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壳底部的接触部位设有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盘水平设置,所述水流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支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口子形的固定框,所述应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框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支架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活动的贯穿所述外壳底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壳底部的接触部位设有防水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圆锥形的受击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监测落水洞流速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生顺谭钦文朱钰赵萌王亚栋范志强保善东李艳哲陈海涛周奇辉柳轩韩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