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741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所述结构可逆凝胶包括松散组装的纳米棒组装体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松散组装的纳米棒组装体的溶液;所述纳米棒组装体中包含无机一维纳米棒以及可以参与无机一维纳米棒组装的阴离子;且,所述无机一维纳米棒至少包含稀土金属元素。本申请中的物理凝血材料模拟了纤维蛋白的组装过程,显示出独立于自然止血的优异止血能力,但降低了凝血因子水平,有效地避免了过度凝血导致的血栓风险。此外,该材料的成分简单且稳定,制备成本低,在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同时,可长期保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和生物医药,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在全球范围之内,因意外、事故等引发的创伤已成为近百万人口死亡的关键诱因,其中,流血是主要致死因素。在典型的流血致死案例中,通常从受伤出血至死亡的平均时长通常不足两小时,并且,出血性疾病的存在则会进一步加重出血症状,从而大幅缩减患者的生存时间。

2、依据世界血友病联盟(wfh)2022年针对125个国家的年度全球调查报告,出血性疾病的患病率为4/70000。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出血性疾病已不再被列为罕见病,且患者数量已达相当规模。

3、对于已知病史的出血患者,当前常采用输注含有从血浆中提取的特定凝血因子的方法来处理出血问题。然而,这种治疗手段存在诸多问题:

4、其一,在治疗进程中,常用的因子ⅷ和ⅸ的利用量极低,分别仅为每人1.3iu和0.24iu,此用量明显低于有效治疗剂量,无法充分发挥止血效能;

5、其二,凝血因子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加之存在血液传播传染病的风险,使得这种治疗方式仅能在医院环境中开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2.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3.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2.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3.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动溶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结构固定凝胶在制备物理凝血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逆凝胶在制备物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靓徐俊晨车声雷苏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