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规模河湖生态补水的,尤其涉及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每年主汛期前,都会组织实施夏季生态补水、全线贯通补水等重点补水行动。但是现在没有比较合理的模拟评价,无法为补水效果评价、地下水入渗回补影响、河岸带地下水运移规律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包括贯通补水河岸带回补影响研究、平原区回补模拟和深层水源置换模拟评价;
4、贯通补水河岸带回补影响研究是通过河岸带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河岸带数值模型、模型识别验证后进行河岸带入渗量分析、河岸带回补影响分析;
5、平原区回补模拟基于t-progs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基于u-grid河道网格加密技术、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河道入渗分析建立典型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回补效果分析、地下水超采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补水河岸带回补影响研究、平原区回补模拟和深层水源置换模拟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河岸带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化为两层,模型第一层为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以混采为主;模型第二层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开采量小,缺少对应的水位监测数据;区内地下水的补给项包括降雨入渗补给、河流渗漏补给、农业灌溉入渗补给,农业灌溉入渗补给包括渠系渗漏量、渠灌入渗量及井灌回归量;区内地下水的排泄项为潜水蒸发排泄及地下水开采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补水河岸带回补影响研究、平原区回补模拟和深层水源置换模拟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河岸带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化为两层,模型第一层为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开采以混采为主;模型第二层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开采量小,缺少对应的水位监测数据;区内地下水的补给项包括降雨入渗补给、河流渗漏补给、农业灌溉入渗补给,农业灌溉入渗补给包括渠系渗漏量、渠灌入渗量及井灌回归量;区内地下水的排泄项为潜水蒸发排泄及地下水开采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河岸带数值模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地下水回补耦合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识别验证遵循如下原则:模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能够反映研究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朱静思,高满,赵伟东,王丹,吴昱樨,齐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