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蓄电池提供电流,经过电力调节器调节后驱动电动机,再通过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渐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人们出行方式中占有一定比例,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前景被广泛看好。而在出行过程中,电动汽车经常需要进行充电,以补充电动汽车的电力能源。因此,在电动汽车应用广泛的地区,需要大量设置充电桩等设施。
2、为了满足各地区的用户需求,电动汽车的充电企业需要掌握用户的充电数据,因此需要进行充电用户行为特征研究。目前,正确识别充电站用户或电动汽车用户的行为特征,对于运营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运维服务质量、引导用户充电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能够准确分析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量为以下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一天电动汽车的停留次数、电动汽车停留的平均开始时间、一天电动汽车的充电次数、电动汽车停留的平均持续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开始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持续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剩余电量、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需求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充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矩阵表示为:其中,Zm×n为特征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量为以下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一天电动汽车的停留次数、电动汽车停留的平均开始时间、一天电动汽车的充电次数、电动汽车停留的平均持续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开始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持续时间、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剩余电量、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需求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的平均充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矩阵表示为:其中,zm×n为特征矩阵,m为参与聚类的电动汽车总数,n为特征量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标准化后的特征矩阵进行k-means-gsa聚类,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gsa聚类分析不同聚类数目的聚类结果,得到不同聚类数目的间隙值,并根据不同聚类数目的间隙值确定最佳聚类个数,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活动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离散度通过计算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强,刘汉民,霍大伟,薄博,杨坡,李雪梅,李昊,周珊,吕志鹏,宋振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清洁能源汽车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