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滴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40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微滴产生装置,包括有利用接合材料加以叠置接合的一震荡片、一连接片以及夹设在震荡片与连接片之间的一喷孔片;震荡片与连接片对应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而喷孔片在对应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细小喷孔,此外,在喷孔片未对应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穿孔,让接合材料能够通过喷孔片上的穿孔来接合震荡片与连接片,并且将喷孔片固定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如此不但能够提升震荡片与喷孔片的贴合强度,且能有效将震荡片的震动能量传递至喷孔片上,以产生更优异的雾化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喷雾器上的微滴产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提升 微滴产生效果的微滴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喷雾器产品或相关所揭示的技术中,针对利用喷孔片产生喷雾的手段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利用压电材料震动将液体挤出喷孔片形成雾气, 另一是利用压电材料震动喷孔片,使之拍打液体,让液体从喷孔排出而形成雾 气。后者有时会搭配一拍打液体的平面,例如利用毛细管束来作输送液体的机 制,并在其末端加工成一平面,使液体流到所述的平面上,以便拍打雾化,或 是搭配一压力装置,将液体压送到喷孔片处,喷孔片震动时,自喷孔挤出雾化。 其中,压电材料与喷孔片之间的接合方式是否良好,将会直接影响震动能量是 否能够有效被传递。目前利用震荡片传递震动能量至喷孔片上的喷雾器产品,基于成本考虑, 由于喷孔片厚度薄且尺寸小,大多会再利用粘着材料贴合连接片或固定片等材 料以连结震荡片,因此震荡片与喷孔片之间存在至少两种以上的材料,然而在 实际执行上,除了存在有多种材料之间接合不易的问题外,且震荡片需通过多 种材料逐次将震动能量传递至喷孔片上,由于每次不同材料之间的震动能量传 递上都会有一些损耗,因此效能上也会有所递减,导致雾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喷雾器上的 微滴产生装置,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除了可以让震荡片与喷孔片具有良好的接 合强度,且能有效将震荡片的震动能量传递至喷孔片上,以产生更优异的雾化 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微滴产生装置,用于一喷雾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至少包括一震荡片,设有一个第一通孔;一连接片,设有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的一个第二通孔;一喷孔片,夹设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所述的喷孔片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细小喷孔,以及在未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穿孔;以及一接合材料,通过所述的喷孔片上所设的所述的穿孔来接合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并且使所述的喷孔片固定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微滴产生装置,用于一喷雾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 至少包括一震荡片,设有一个第一通孔;一连接片,且设有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的一个第二通孔;一固定片,夹设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所述的固定片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一个第三通孔,以及在未对应于所述的第 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穿孔;一喷孔片,夹设在所述的固定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所述的喷孔片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的第三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细小喷孔;以及一接合材料,通过所述的固定片上所设的所述的穿孔来接合所述的震荡片、 所述的连接片以及所述的喷孔片,并且使所述的固定片固定在所述的震荡片与 所述的连接片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喷 孔片设计成具有可供接合材料通过的复数个穿孔,使接合材料与震荡片、连接 片与喷孔片能够有效接合,并将震动能量由震荡片直接传递至喷孔片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的组合剖面图4是图1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进一步利用一包覆件加以包覆固定的组 合剖面图5是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的組合剖面图7是图5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进一步利用一包覆件加以包覆固定的组 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微滴产生装置10;震荡片12;第一通孔122;连接片14; 第二通孔142;喷孔片16;浮凸面160;细小喷孔162;穿孔164;接合材料18; 包覆件182;微滴产生装置20;震荡片22;第一通孔222;连接片24;第二通 孔242;固定片262;第三通孔2622;穿孔2624;喷孔片264;细小喷孔2642; 浮凸面2640;接合材料28;包覆件282。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详细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本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一喷雾器上使用的微滴产生装置,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图3所示,图1是揭示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以及图3是分别显示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在组合后的立体图与剖面图。如图所示,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IO是一个由数片片体材料相互叠置接合的结构,其主要包括有利用接合材料18加以叠置接合的一震荡片12、 一连接片14以及夹设在震荡片12与连接片14之间的一喷孔片16;前述震荡片12是一薄片状的圓形片体,较佳者为一压电片,且在中心处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2,前述的连接片14也是一薄片状的不锈钢圆形片体,并且在中心处设有对应于第一通孔122的一个第二通孔142,使震荡片12和连接片14相互叠置时,第一通孔122与第二通孔142可以相互贯通。前述的喷孔片16是一薄片状的圆形片体,用来夹设接合在震荡片12和连接片14两片体之间,喷孔片16在对应于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142的中心处区域上设有复数细小喷孔162。此外,从图中可以见悉,在喷孔片16未对应于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142的区域上进一步设有环布在细小喷孔162,以及所述的区域外围的复数穿孔164,设置穿孔164的目的在于接合材料18可以穿过穿孔164而直接接合震荡片12与连接片14。前述设在喷孔片16上的穿孔164数量以及形状并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另外,喷孔片16上对应于第一通孔122以 及第二通孔142的区域上形成一浮凸面160,而细小喷孔162则是设在这个浮凸 面160上。由上可知,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主要是由三个片体叠置结合而成,也 即震荡片12、连接片14以及夹设在震荡片12与连接片14之间的喷孔片16, 这三个片体是利用接合材料18接合固定成一体。由于凭借喷孔片16上具有穿 孔164的设计,接合材料18能够通过喷孔片16上的穿孔164来接合震荡片12 与连接片14,并且将喷孔片16固定在震荡片12与连接片14之间;利用这样的 接合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提升震荡片12与喷孔片16的贴合强度,且能有效将 震荡片12的震动能量传递至喷孔片16上。其中,前述用来接合震荡片12、连接片14以及喷孔片16的接合材料可以 是固化胶或是金属焊料,且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4所示,图中是显示出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更结合有一包覆 件182的组合剖面图,包覆件182包括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O形环型式,可用 来包覆相互结合后的震荡片12、连接片14以及喷孔片16。凭借上述的说明可知,本技术釆取在喷孔片16上具有穿孔162的设计, 使接合材料18与震荡片12、连接片14与喷孔片16之间能够有效接合,并将震 动能量由震荡片12直接通过接合材料18传递至喷孔片16上,能有效减少能量 耗损。首先请同时参阅图5以及图6所示,图5是揭示本技术微滴产生装置 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显示图5所揭示的微滴产生装置的组合 剖面图。如图所示,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IO是一个由数片片体材料相互叠置接 合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滴产生装置,用于一喷雾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滴产生装置至少包括: 一震荡片,设有一个第一通孔; 一连接片,设有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的一个第二通孔; 一喷孔片,夹设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所述的喷孔片在对 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细小喷孔,以及在未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区域上设有复数穿孔;以及 一接合材料,通过所述的喷孔片上所设的所述的穿孔来接合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并且使所述的喷孔片固定 在所述的震荡片与所述的连接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山逸刘汉章蔡文裕
申请(专利权)人:合世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