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模,尤其涉及一种可一次性实现对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冲切/冲孔加工的自动冲模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冷冲压生产中,冲模是被广泛使用的设备。
2、然而,当面临异形工件需要进行多位置冲压/冲切加工时,如需要对工件的主/或背面、侧面进行冲压/冲切加工;现有的冲模装置则不能做到较好的加工实施,原因在于:1)现有的冲模装置大多结构较为简单,每次只能对工件的一到两个位置进行加工,若利用其对异形工件进行加工,则会出现加工效率低、以及对工件的定位结构设计难度增大等问题。2)为实现对工件的多位置进行加工,部分冲模装置进行改进,配置了多套冲压/冲切机构和动力机构,但这不仅会造成装置整体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多,不利于装置的安装布局;而且还造成了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加、操控难度增大,不利于生产实施。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冲模装置,一方面其可一次性实现对待加工件的主面、侧面等多个位置进行冲切/冲孔加工,加工效率十分高;另一方面其结构简洁合理、体积小、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布局和操控实施。
2、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冲模装置,待加工件包括产品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产品件连接的塑胶件,该冲模装置用于对产品件进行冲孔和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该冲模装置包括:
3、下模单元,其设有下模座、以及间隔设于所述下模座上侧并分别用于支撑产品件和塑胶件的第一载座和第二载座;
>4、上模单元,其设有位于所述下模座上方并能够相对所述下模座进行上下运动的上模座;
5、冲切机构,其设有能够上下弹性活动的连接于所述上模座下侧的压头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座下侧的冲刀件,所述压头能够在所述上模座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载座进行下压运动,以实现对置于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进行弹性抵压;所述冲刀件能够在所述上模座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载座进行向下冲切运动,以实现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
6、冲孔机构,其设有设于所述压头的第一冲针和设于所述下模座上侧的第二冲针,所述第一冲针能够在所述上模座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载座进行向下冲切运动,所述第二冲针能够在所述上模座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载座进行横向冲切运动,即:所述第一冲针和所述第二冲针分别能够实现对置于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进行冲孔。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切机构还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下侧的连接件和弹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侧与所述上模座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下侧,并同时正对位于所述第一载座上方;
8、所述冲刀件设有间隙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下部外并同时与所述上模座下侧固定连接的刀座、设于所述刀座并供所述压头自由穿过的穿孔、以及设于所述刀座并同时与塑胶件的待冲切位置相对应的切刀部a;
9、当所述上模座向下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头能够弹性抵压于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当所述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切刀部a能够对塑胶件的待冲切位置进行冲切,且所述压头始终保持对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进行弹性抵压。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竖向延伸并活动插置于所述上模座下侧的导柱、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上下两端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相互平行,且所述上板上侧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上模座弹性连接;
11、所述压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板,且所述压头下侧形状与产品件外形相匹配。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座为u形槽体结构,并自由套设于所述下板及所述导柱下部外;
13、所述穿孔一体设于所述刀座的槽底,并分别贯穿所述刀座槽底的上下两面;且所述穿孔的横向截面形状与所述压头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匹配;
14、所述切刀部a一体设于所述刀座槽底的下表面,并同时衔接于所述穿孔的下侧边缘。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孔下侧边缘的局部被用作为切刀部b,即:使所述切刀部b与所述切刀部a协同配合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
16、所述刀座槽底的下表面还凹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载座的避让槽。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单元还设有分别竖向且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侧的导向支撑柱和下限位柱;
18、所述上模座为立式放置的框体结构,所述上模座通过轴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支撑柱,且所述上模座下侧设置有与所述下限位柱呈上下相对布置的上限位柱和供所述导柱自由穿设的导向孔;其中,所述上限位柱能够与所述下限位柱协同配合对所述上模座的向下运动进行限位;
19、另外,所述上板活动内置于所述上模座中,所述下板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外。
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冲针设有竖向且活动插置于所述压头中的冲针主体和设于所述冲针主体上端并能够止挡于所述压头上侧外的头部;
21、当所述上模座向下运动时,所述上模座下侧能够抵压于所述头部,并驱动使所述第一冲针整体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冲针主体下端露出于所述压头下侧外、并冲入置于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中。
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孔机构还设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座旁边的导向块、设于所述导向块并朝向所述第一载座延伸的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被动块、设于所述被动块的第一斜面、以及与所述被动块连接并能够向所述被动块提供弹性复位力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冲针横向设置于所述被动块朝向所述第一载座的一侧;
23、所述上模座下侧还固定设置有主动块和设于所述主动块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称且滑动贴合连接的第二斜面;当所述上模座向下运动时,所述上模座通过所述主动块来驱动使所述被动块及所述第二冲针一起朝向所述第一载座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二冲针冲入置于所述第一载座上的产品件中。
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单元还设有能够驱动使所述上模座进行上下运动的动力件。
2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载座上侧设有与产品件外形相匹配的型槽a,以供产品件放置;所述第二载座上侧设有与塑胶件局部外形相匹配的型槽b,以供塑胶件局部放置;
26、另外,所述第二载座配置为一个、并居中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侧;所述第一载座配置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座的相对两侧;
27、所述压头、所述第一冲针和所述第二冲针的配置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一载座的数量相对应。
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冲模装置可一次性实现对待加工件的主面、侧面等多个位置进行冲切/冲孔加工,加工效率十分高。特别的是,本技术所述冲模装置仅配置了一套动力件便可驱动所述冲切机构和所述冲孔机构同步动作,很好的简化了装置结构、减小了装置体积、简便了装置的安装布局及操控实施、以及降低了装置的加工成本,从而十分有利于装置的生产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冲模装置,待加工件包括产品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产品件连接的塑胶件,该冲模装置用于对产品件进行冲孔和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其特征在于:该冲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机构(3)还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模座(20)下侧的连接件(32)和弹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2)上侧与所述上模座(20)之间的弹性件(33);所述压头(30)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2)下侧,并同时正对位于所述第一载座(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沿竖向延伸并活动插置于所述上模座(20)下侧的导柱(320)、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320)上下两端的上板(321)和下板(322),所述上板(321)和下板(322)相互平行,且所述上板(321)上侧通过所述弹性件(33)与所述上模座(20)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10)为U形槽体结构,并自由套设于所述下板(322)及所述导柱(320)下部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1)还设有分别竖向且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10)上侧的导向支撑柱(13)和下限位柱(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针(40)设有竖向且活动插置于所述压头(30)中的冲针主体(400)和设于所述冲针主体(400)上端并能够止挡于所述压头(30)上侧外的头部(4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机构(4)还设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座(11)旁边的导向块(42)、设于所述导向块(42)并朝向所述第一载座(11)延伸的滑槽(4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43)的被动块(44)、设于所述被动块(44)的第一斜面(45)、以及与所述被动块(44)连接并能够向所述被动块(44)提供弹性复位力的复位弹簧(46);所述第二冲针(41)横向设置于所述被动块(44)朝向所述第一载座(1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单元(2)还设有能够驱动使所述上模座(20)进行上下运动的动力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座(11)上侧设有与产品件外形相匹配的型槽A(110),以供产品件放置;所述第二载座(12)上侧设有与塑胶件局部外形相匹配的型槽B(120),以供塑胶件局部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冲模装置,待加工件包括产品件和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产品件连接的塑胶件,该冲模装置用于对产品件进行冲孔和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其特征在于:该冲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机构(3)还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上模座(20)下侧的连接件(32)和弹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2)上侧与所述上模座(20)之间的弹性件(33);所述压头(30)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2)下侧,并同时正对位于所述第一载座(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沿竖向延伸并活动插置于所述上模座(20)下侧的导柱(320)、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柱(320)上下两端的上板(321)和下板(322),所述上板(321)和下板(322)相互平行,且所述上板(321)上侧通过所述弹性件(33)与所述上模座(20)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10)为u形槽体结构,并自由套设于所述下板(322)及所述导柱(320)下部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11)下侧边缘的局部被用作为切刀部b(313),即:使所述切刀部b(313)与所述切刀部a(312)协同配合将塑胶件从产品件上冲切掉;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祖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上达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