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31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焊接有下部半框,两个下部半框组合成墙体下部定位框,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侧部安装板,所述侧部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侧部安装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有侧部支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通过设置X轴微调装置,实现了上部定位框在水平方向上的精细调节。X轴微调装置由若干根螺杆组成,这种设计使得可以通过旋转螺杆来微调上部定位框在X轴方向的位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墙体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的建筑方式,因其快速施工、减少现场污染、提高建筑质量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装配式建筑中,墙体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准定位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墙体定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测量工具和人工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施工需求,但存在定位精度不高、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此外,传统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环境,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2、现有墙体定位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墙体的初步定位,但在精确度、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传统的激光测距仪和经纬仪等设备虽然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距离和角度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定位效果,这不仅延长了施工周期,也增加了成本。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动调节机制,当遇到不同规格的墙体或者特殊施工条件时,现有技术往往无法及时做出响应,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下部半框、侧部安装板、第一减速电机、丝杆、侧部支撑装置、上部支撑板、上部定位框、红外线发射器、对位标记、弹性支撑架、x轴微调装置以及拉绳装置等组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墙体定位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墙体的高精度定位,还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动化能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综上所述,现有墙体定位技术主要存在定位精度不高、灵活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而本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是如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墙体定位的精度、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属于建筑施工
中的墙体定位装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通过设有上部定位框和下部定位框,并且配有x轴微调装置、y轴微调结构和拉伸装置,在上部定位框时对墙体进行微调,确保在插入下部定位框时能准确对位。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焊接有下部半框,两个下部半框组合成墙体下部定位框,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侧部安装板,所述侧部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侧部安装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有侧部支撑装置,所述侧部支撑装置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支撑板,所述上部支撑板上连接有上部定位框,所述上部定位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发射器,所述上部定位框的内部设有若干片引导板,所述下部半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对位标记,所述上部定位框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架,所述上部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弹性支撑架和上部定位框运动的x轴微调装置,所述丝杆可带动侧部支撑装置、上部支撑板和上部定位框沿着y轴微调,还包括用于拉动引导板框运动的拉绳装置。

3、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焊接有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若干个螺孔。

4、可选地,所述侧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贯穿有光滑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分别与光滑杆滑动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开设有滑槽。

6、可选地,所述上部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中央分别开设有穿线孔。

7、可选地,所述x轴微调装置包括若干根螺杆,所述螺杆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端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滚轮。

8、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架上贯穿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对位块,所述对位块和弹性支撑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滑动杆的外侧,所述滑动杆贯穿引导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限位板。

9、可选地,所述拉绳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光滑杆上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固定连接有钢缆的一端,所述钢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引导板固定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光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支撑柱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绕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x轴微调装置,实现了上部定位框在水平方向上的精细调节。x轴微调装置由若干根螺杆组成,这些螺杆安装在上部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端头,圆形端头与弹性支撑架上的对位块卡接。这种设计使得可以通过旋转螺杆来微调上部定位框在x轴方向的位置。首先,x轴微调装置提供了高度精确的水平位置调整能力,确保墙体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对位精度。其次,这种微调机制大大减少了人工调整的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最后,通过精细的水平调节,可以有效避免因墙体偏移而导致的后续施工问题,保证了整体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14、2、通过设置y轴微调结构,实现了上部定位框在垂直方向上的精细调节。y轴微调结构主要由丝杆和侧部支撑装置组成。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侧部安装板连接到丝杆,丝杆传动连接侧部支撑装置,进而带动上部支撑板和上部定位框沿y轴方向移动。这种设计使得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对墙体进行微调,确保墙体在高度方向上的准确定位。首先,y轴微调结构提供了垂直方向上的高精度调节能力,确保墙体在高度方向上的对位精度,这对于多层建筑尤其重要。其次,这种微调机制可以有效应对不同高度墙体的安装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最后,通过垂直方向的精细调节,可以避免因墙体高度偏差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5、3、通过设置拉绳装置,实现了引导板的精确控制和灵活移动。拉绳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光滑杆上的绕线轮,绕线轮上固定连接有钢缆,钢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引导板固定连接。此外,第二减速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系统驱动绕线轮,从而控制引导板的运动。这种设计使得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精确调节上部定位框的位置。首先,拉绳装置提供了电动化的控制方式,使得引导板的移动更加精确和可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通过电动控制,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最后,拉绳装置的使用使得引导板在不同位置之间的切换更加灵活,适应了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底板(7),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焊接有下部半框(5),两个下部半框(5)组合成墙体下部定位框,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安装有侧部安装板(1),所述侧部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2),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侧部安装板(1)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传动连接有侧部支撑装置(8),所述侧部支撑装置(8)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支撑板(9),所述上部支撑板(9)上连接有上部定位框(6),所述上部定位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发射器(63),所述上部定位框(6)的内部设有若干片引导板(64),所述下部半框(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对位标记(51),所述上部定位框(6)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架(61),所述上部支撑板(9)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弹性支撑架(61)和上部定位框(6)运动的X轴微调装置,所述丝杆(13)可带动侧部支撑装置(8)、上部支撑板(9)和上部定位框(6)沿着Y轴微调,还包括用于拉动引导板(64)运动的拉绳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焊接有矩形套筒(11),所述矩形套筒(11)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上贯穿有光滑杆(12),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分别与光滑杆(1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块(83),所述第一连接块(83)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13)连接,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滑块(84),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开设有滑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板(9)包括第一支撑板(91)和第二支撑板(92),所述第一支撑板(91)和第二支撑板(92)之间焊接有第一连接板(93),所述第一支撑板(91)和第二支撑板(92)的中央分别开设有穿线孔(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微调装置包括若干根螺杆(97),所述螺杆(97)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91)和第二支撑板(92)上,所述螺杆(9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端头(95),所述第一支撑板(91)和第二支撑板(92)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滚轮(9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架(61)上贯穿有滑动杆(67),所述滑动杆(6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对位块(62),所述对位块(62)和弹性支撑架(61)之间设有弹簧(66),所述弹簧(66)套设在滑动杆(67)的外侧,所述滑动杆(67)贯穿引导板(64)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6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限位板(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装置(3)包括转动连接在光滑杆(12)上的绕线轮(32),所述绕线轮(32)上固定连接有钢缆(33)的一端,所述钢缆(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4),所述第二连接块(34)与引导板(6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柱(35)上,所述第一支撑柱(35)与第一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37),所述第二支撑柱(37)上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36)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支撑柱(35)连接有第二齿轮(38),所述绕线轮(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8)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底板(7),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焊接有下部半框(5),两个下部半框(5)组合成墙体下部定位框,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安装有侧部安装板(1),所述侧部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2),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侧部安装板(1)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传动连接有侧部支撑装置(8),所述侧部支撑装置(8)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部支撑板(9),所述上部支撑板(9)上连接有上部定位框(6),所述上部定位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发射器(63),所述上部定位框(6)的内部设有若干片引导板(64),所述下部半框(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对位标记(51),所述上部定位框(6)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架(61),所述上部支撑板(9)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弹性支撑架(61)和上部定位框(6)运动的x轴微调装置,所述丝杆(13)可带动侧部支撑装置(8)、上部支撑板(9)和上部定位框(6)沿着y轴微调,还包括用于拉动引导板(64)运动的拉绳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焊接有矩形套筒(11),所述矩形套筒(11)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上贯穿有光滑杆(12),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分别与光滑杆(1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块(83),所述第一连接块(83)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13)连接,所述第一斜杆(81)和第二斜杆(82)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滑块(84),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7)上分别开设有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黄佳孔曦骏董晓马郇久阳吴扬周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