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喷射器、发动机及发动机燃烧室参数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29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燃油喷射器、发动机及发动机燃烧室参数设计方法,该燃油喷射器具有第一喷油孔组以及第二喷油孔组,第一喷油孔组与第二喷油孔组沿燃油喷射器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喷油孔内的燃油在通过第二端后仍按照第一喷油孔的延伸方向继续流动,并在流向燃烧室的内壁后,沿燃烧室的内壁的延伸方向继续流动,并在燃烧室内旋转,从而使多个第一喷油孔喷射的燃油沿燃油喷射器的圆周方向产生涡流,进而增加了缸内涡流比,无需采用高涡流比缸盖;同时,通过设置双层的喷油孔组能够缩短燃油持续期,进而缩短燃烧持续期,且能够使燃油的喷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尤其涉及燃油喷射器、发动机及发动机燃烧室参数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燃油喷射器用于向发动机燃烧室喷射燃油,为了降低碳烟的生成,需要保证缸内具有一定的涡流比。而现有的喷油器1000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喷油器1000具有用于燃油进入的内腔3000以及设置于喷油器1000外壁的若干喷油孔2000,喷油孔2000与内腔3000连通,用于向燃烧室喷射燃油,其中,多个喷油孔2000呈放射状排布,喷油孔2000所喷射的燃油束不会沿喷油器1000的圆周方向运动,因此不仅不会增加缸内的涡流比,反而会降低缸内涡流比,此时为了满足缸内涡流比的需求,需要设置能够增加涡流比的缸盖,但是该类型的缸盖流量系数较低,会导致缸内新鲜空气量降低,增加燃油消耗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燃油喷射器,能够在保证喷油量的同时,增加缸内涡流比。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燃油喷射器,用于向气缸的燃烧室喷射燃油,所述燃油喷射器具有第一喷油孔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油喷射器,用于向气缸的燃烧室(100)喷射燃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器具有第一喷油孔组(1)以及第二喷油孔组(2),所述第一喷油孔组(1)与所述第二喷油孔组(2)沿燃油喷射器的轴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下端伸入所述燃烧室(100),所述第二喷油孔组(2)位于所述第一喷油孔组(1)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孔(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一喷射锥角,多个所述第二喷油孔(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二喷射锥角,所述第二喷射锥角小于所述第一喷射锥角。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油喷射器,用于向气缸的燃烧室(100)喷射燃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器具有第一喷油孔组(1)以及第二喷油孔组(2),所述第一喷油孔组(1)与所述第二喷油孔组(2)沿燃油喷射器的轴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下端伸入所述燃烧室(100),所述第二喷油孔组(2)位于所述第一喷油孔组(1)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孔(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一喷射锥角,多个所述第二喷油孔(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二喷射锥角,所述第二喷射锥角小于所述第一喷射锥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下端伸入所述燃烧室(100),所述第二喷油孔组(2)位于所述第一喷油孔组(1)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孔(11)的孔径均为r1,多个所述第二喷油孔(21)的孔径均为r2,r1与r2满足:0.35≤r12/(r12+r22)≤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孔(11)在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燃油喷射器的径向的夹角为θ,θ满足:10°≤θ≤60°。

5.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喷射器,所述气缸包括缸体、连接于所述缸体的缸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200),所述燃油喷射器设置于所述缸盖,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缸盖的内壁以及所述活塞(200)的顶壁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谷允成刘俊龙刘晓鑫蔡志勇陈荣祥宿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