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运列车偏载检测与自动矫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164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运列车偏载检测与自动矫正系统,包括横跨铁轨的龙门式框架,框架上设置有卸货溜槽,装载车厢从框架下经过,在经过的过程中卸货溜槽向车厢卸货,框架上在卸货溜槽之后顺序设置有第一三维激光雷达、平料装置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所述平料装置包括带有液压伸缩臂的油缸,油缸固定在框架上,油缸伸出的伸缩臂前端设置有平料刮板,一个控制器连接卸货溜槽、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以及油缸控制回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实时检测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并根据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控制油缸伸缩臂伸出的长度和平料刮板状态,进而使前行装载车厢在装载出现偏载时在经平料刮板后使偏载趋于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运列车偏载检测与自动矫正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货物量的增多,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矿石运输是列车货运的重要领域,进口到海洋港口的铁矿石 90% 需要经过铁路转运到内陆。作为运输管理单位,铁路相关部门要求车厢内物料横向分布均匀、纵向载重差不超许用值。因为当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经过弯道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厢内尖角形的料堆会被甩向车厢一侧,造成车厢两侧物料装载量不平衡,不但容易造成物料的洒落,而且重心不稳也是造成列车侧翻的诱因。

2、由于散状物料的堆积特性,通过装车楼或铲车等方式将散粒物料装载至列车车厢过程中,物料会在车厢中间部位形成顶部为尖角形的料堆,受湿度粘度密度等因素影响,车厢物料前后不均、偏载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对于高密度矿石类物料,其容重较大,物料装载高度只有车厢高度的1/2左右,低于车帮上沿 1米多,装车溜槽无法贴近进行表面刮平,不仅因为自身长度不足,同时为了避免与车厢发生碰撞。单凭物料自重下落,形成不规则尖角形料堆,偏载现象尤为突出。上述这些偏载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当列车在高速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运列车偏载检测与自动矫正系统,包括横跨铁轨的龙门式框架,框架上设置有卸货溜槽,装载车厢从框架下经过,在经过的过程中卸货溜槽向车厢卸货,其特征在于,框架上在卸货溜槽之后顺序设置有第一三维激光雷达、平料装置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所述平料装置包括带有液压伸缩臂的油缸,油缸固定在框架上,油缸伸出的伸缩臂前端设置有平料刮板,一个控制器连接卸货溜槽、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以及油缸控制回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实时检测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并根据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控制油缸伸缩臂伸出的长度和平料刮板状态,进而使前行装载车厢在装载出现偏载时在经平料刮板后使偏载趋于平衡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运列车偏载检测与自动矫正系统,包括横跨铁轨的龙门式框架,框架上设置有卸货溜槽,装载车厢从框架下经过,在经过的过程中卸货溜槽向车厢卸货,其特征在于,框架上在卸货溜槽之后顺序设置有第一三维激光雷达、平料装置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所述平料装置包括带有液压伸缩臂的油缸,油缸固定在框架上,油缸伸出的伸缩臂前端设置有平料刮板,一个控制器连接卸货溜槽、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以及油缸控制回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和第二三维激光雷达实时检测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并根据车厢物料的装载状态控制油缸伸缩臂伸出的长度和平料刮板状态,进而使前行装载车厢在装载出现偏载时在经平料刮板后使偏载趋于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维激光雷达与卸货溜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2m,所述第二三维激光雷达与平料刮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料刮板从中间分为两段刮板,两段刮板之间通过铰链水平转动连接,两段刮板之间设置有向后展的支架,有两个电动伸缩臂,两个电动伸缩臂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两个电动伸缩臂另一端分别与两段刮板横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欣肖雅静常杰云袁华徐乔木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智能储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