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舱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56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8
本技术公开了前机舱和车辆,前机舱包括:前纵梁;防撞梁;保险杠;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件,主体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且与保险杠相连,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互连接且与主体件相连,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在朝向防撞梁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撞梁相连。由此,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与保险杠和防撞梁相连,且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在朝向防撞梁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前机舱结构的强度和稳固性,还可以优化传力路径,减轻冲击力对前机舱结构的损害,可以提升车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机舱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辆内设置有前机舱,前机舱不仅可以保护内部零部件,还可以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前机舱内设置有保险杠,在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轻碰撞对车辆和人员的伤害程度。

2、在相关技术中,现有车型大多采用前端框架做结构连接前保险杠下护板,从而起到固定底护板的作用,这样不仅会使前端框架结构复杂,工艺繁琐,还会增加车辆的重量和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机舱,该前机舱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还可以简化加工流程,降低车辆的重量和开发成本。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技术的前机舱,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且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纵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前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第三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主体件相连,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一杆部向后上弯折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上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杆部朝向左右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侧弯折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防撞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后侧与所述前纵梁之间设置有防撞梁固定板,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防撞梁固定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第三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主体件相连,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一杆部向后上弯折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上端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杆部朝向左右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侧弯折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防撞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后侧与所述前纵梁之间设置有防撞梁固定板,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防撞梁固定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固定板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三杆部与所述防撞梁固定板相贴合且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四杆部和第五杆部,所述第四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邻近所述第一杆部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攀乔显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