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34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采样进气管、储油罐、加热进气管、加热组件、加热出气管、油烟浓度检测件、气泵进气管、气泵以及气泵出气管,其中,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和加热件,所述加热座内设置有加热通道和加热腔,所述加热件位于加热腔内,加热件能够对经过加热通道的油烟进行加热;所述采样进气管、所述储油罐、所述加热进气管、所述加热通道、所述加热出气管、所述油烟浓度检测件、所述气泵进气管、所述气泵以及所述气泵出气管依次连通。通过在油烟浓度检测件的上游设置加热组件,能够对进入油烟浓度检测件之前的油烟进行加热,以降低油烟中的水汽,从而提高油烟浓度检测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烟监测,尤其涉及一种餐饮油烟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餐饮油烟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保证餐饮油烟的合理、合标排放,需要进行餐饮油烟监测。目前大多数油烟监测设备均采用光散射(即油烟传感器)的监测方法。由于油烟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水汽,导致测得的油烟浓度值比实际值偏大较多,测量结果不准确;同时由于油烟监测设备为露天使用,因此其防护等级要求高,导致箱体散热差,内部温度高,尤其是夏季,箱体内温度可高达60-80摄氏度,降低了油烟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饮油烟监测装置,至少能够解决油烟浓度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包括:

4、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采样进气管、储油罐、加热进气管、加热组件、加热出气管、油烟浓度检测件、气泵进气管、气泵以及气泵出气管,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和加热件,所述加热座内设置有加热通道和加热腔,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孔(1011),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1011)用于引入所述箱体(1)外的空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1011)用于排出所述箱体(1)内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011)处设置有散热罩(12),所述散热罩(12)内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孔(1011)和所述箱体(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12)包括第一罩体(12...

【技术特征摘要】

1.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孔(1011),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1011)用于引入所述箱体(1)外的空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1011)用于排出所述箱体(1)内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011)处设置有散热罩(12),所述散热罩(12)内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孔(1011)和所述箱体(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12)包括第一罩体(1201)和第二罩体(1202),所述第一罩体(1201)同时罩设于多个所述散热孔(1011),所述第一罩体(120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与多个所述散热孔(1011)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罩体(1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罩体(1202)在所述第一罩体(1201)上间隔分布,且与多个所述散热孔(101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罩体(1201)与所述第二罩体(1202)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201a),所述第二罩体(120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连通口(1201a)以及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路径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油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12)与所述箱体(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成陈晓伟李明任富佳周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