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包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电池包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电池组。多个电池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需要壳体内设置换热装置对电池组进行散热。
2、相关技术中,液冷装置通常包括流道板,其中流道板被构造出多个冷却区域,且每个冷却区域中包含冷却支路,通过冷却支路中流通流体以对电池组进行冷却;但是,各个冷却区的温度均匀性较差,进而难以保证各个电池组的热量均衡性,降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各个冷却区的温度均匀性,进而保证电池包中各个电池组的热量均衡性,有助于提高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进液口和多个冷却区,多个所述冷却区沿第一方向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和多个冷却区,多个所述冷却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每个所述冷却区均设置有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进液口位于多个所述冷却区的一侧,并与每个所述冷却区的进液端分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区中,靠近所述进液口一侧的所述冷却区中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小于等于远离所述进液口一侧的所述冷却区中的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中除最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和多个冷却区,多个所述冷却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每个所述冷却区均设置有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进液口位于多个所述冷却区的一侧,并与每个所述冷却区的进液端分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区中,靠近所述进液口一侧的所述冷却区中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小于等于远离所述进液口一侧的所述冷却区中的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中除最靠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冷却区外,其余所述冷却区中的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中最靠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冷却区和次靠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冷却区中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区中的所述分流节点的数量相等时,每个所述冷却区的流通通道包括至少两个分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中除最靠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冷却区外,其余的所述冷却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汇流节点;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冷却区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区还包括汇流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径呈增加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径逐渐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区包括第一冷却区,所述第一冷却区为最靠近所述进液口的冷却区;所述第一冷却区设置有一个所述分流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节点将所述第一冷却区的流通通道分隔为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包括第一缩颈段,所述第一缩颈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的其余区域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区的流通通道还包括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缩颈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和所述汇流通道中至少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区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冷却区和第二冷却区,所述第二冷却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区背离所述进液口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区的所述分流节点将所述第二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分隔为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区的所述流通通道包括第二缩颈段,所述第二缩颈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流通通道的其余区域的内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缩颈段设置在所述第三分流通道和/或所述第四分流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且背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多个所述冷却区还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冷却区、第二冷却区和第三冷却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区包括第一子冷却区和第二子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