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压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增压建筑是通过设备对建筑室内进行加压,从而构建类似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压环境,达到居住或科研的目标。由于增压建筑在使用时室内外存在压差,建筑出入口在压差环境下无法直接开启,无法保障紧急情况下使用人员的舒适环境需求。
2、目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且具备增压补氧功能的国内装配式建筑多见于单个固定空间建筑或者多个固定空间装配组合在一起形成装配式建筑群。然而对于单个固定空间建筑来说,其内部功能空间基本不可变,甚至内部功能空间还可能因为集成设备等物体占用,导致进一步缩小人居使用空间,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空间拓展或者避免对实际人居使用空间的占用;其次,对于装配式建筑群来说,大多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装配施工效率未得到很大提升,连接构件种类多样,不利于安装和和后期的维修拆卸,生产效率低。
3、最后,对于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体系研发较少,国内传统增压建筑建好后,其内部功能空间基本不可变,剪力墙布置较密集,占用很大使用空间。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变空间单元,每个所述可变空间单元包括均由气密承压结构围成立体矩形封闭空间的气密承压空间与组合变压空间,且所述组合变压空间装配连接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宽度方向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与所述组合变压空间之间的物品传递装置,所述物品传递装置设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与所述组合变压空间相互共用的气密承压结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密承压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承压结构内还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变空间单元,每个所述可变空间单元包括均由气密承压结构围成立体矩形封闭空间的气密承压空间与组合变压空间,且所述组合变压空间装配连接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宽度方向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与所述组合变压空间之间的物品传递装置,所述物品传递装置设在所述气密承压空间与所述组合变压空间相互共用的气密承压结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密承压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承压结构内还设有均匀分布的拓展连接骨架,相邻所述可变空间单元之间通过所述拓展连接骨架横纵向拼接形成多层空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空间的装配式增压建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可变空间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刘志茂,刘卫军,叶智武,夏劲松,王思清,龙安,赵飞,刘凯,文康,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