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潜望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潜望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889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望镜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镜筒,基于固定组件的方位旋转镜筒,以实现镜筒的使用和收纳,固定组件连接收光准直透镜组件,在固定组件下方移动收光准直透镜组件,用于对光束进行聚焦和准直,固定组件连接光学调整组件,在固定组件下方移动光学调整组件,收光准直透镜组件与收光准直透镜组件配合,用于校准光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潜望镜装置使实验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聚焦点,并进行精确的光路校准;潜望镜装置配合其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在狭小空间进行光路校准,消除光路采集对中性束成分分析造成的影响,保证实验过程中注入中性束的束能量、束成分、束散角及时、准确的获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诊断,具体涉及一种潜望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磁约束核聚变是一种利用强磁场来约束和控制高温等离子体的核聚变反应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得氢等轻元素的原子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磁约束核聚变因其原料的丰富性、能量输出的巨大潜力以及固有的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关键途径之一,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2、然而,实现磁约束核聚变所需的聚变点火条件极为严苛,尤其是芯部离子温度需超过10kev。在此背景下,中性束注入加热作为磁约束核聚变反应中至关重要的辅助加热手段,其束能量、束成分、束散角及空间分布对加热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对中性束束参数进行精确诊断测量显得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问题,而提出一种潜望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潜望镜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镜筒,基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方位旋转所述镜筒,以实现所述镜筒的使用和收纳,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收光准直透镜组件,在所述固定组件下方移动所述收光准直透镜组件,用于对光束进行聚焦和准直,所述固定组件连接光学调整组件,在所述固定组件下方移动所述光学调整组件,所述收光准直透镜组件与所述收光准直透镜组件配合,用于校准光路。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为顶部和一侧边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收纳盒底部开设有穿孔与第一安装孔,所述收纳盒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盒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木块,所述木块通过螺栓连接有导轨滑台,所述导轨滑台为底部设置有凸起燕尾条状的条形轨道结构。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盒一侧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心处设置有条形螺孔,所述连接块焊接有观察窗,所述连接块的条形螺孔与所述观察窗内的观察镜片共面。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镜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与所述收纳盒转动连接,且所述筒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筒身通过转动可以嵌入或直立于所述收纳盒中。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身一侧的上部设置目镜,另一侧的下部设置物镜,顶部设置第一反射镜,底部设置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身底部铰接有遮光板与通光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光准直透镜组件包括光学滑轨,所述光学滑轨与所述导轨滑台滑动连接,所述光学滑轨连接夹持器,所述夹持器高度可调,所述夹持器内设置有凸透镜。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学调整组件包括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导轨滑台滑动连接,所述载物台连接调整架,所述调整架高度可调,所述调整架内设置有透明镜片,所述透明镜片中心处连接插头,所述插头连接光纤。

12、一种使用潜望镜装置的方法,包括:

13、s1、转动镜筒,使筒身垂直于收纳盒,旋转通光环至其与物镜平行,旋转遮光板至其与通光环处于同轴且相互平行;

14、s2、通过螺栓将收纳盒、木块、导轨滑台、连接块进行固定,此时收纳盒垂直于观察窗,且观察窗、遮光板、通光环同轴,调节夹持器与调整架的高度,使其圆心与遮光板圆心、通光环圆心、观察窗圆心位于同一高度;

15、s3、采用激光笔连接在光纤尾端进行通光,激光通过光纤、透明镜片、凸透镜,在遮光板上形成光斑,调节夹持器、调整架的螺丝旋钮,对内部的凸透镜与透明镜片的位置进行调节,直到发散的光斑位置位于遮光板的圆心处;

16、在导轨滑台上移动光学滑轨与载物台,使凸透镜与光纤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开始调节焦距,并同步观察遮光板上的光斑,直到光斑在遮光板的圆心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状态,通过螺栓将载物台固定在导轨滑台上,此时载物台的位置作为收光位置,并进行标注,再逐渐移动光学滑轨以调节凸透镜的位置,最终确定激光射在遮光板的圆心处,此时光路的高度即可确定一致;

17、s4、收起遮光板使其垂直于物镜,激光通过通光环射入观察窗中,开始校准观察点,通过目镜进行观察调整,通过目镜观测到物镜的镜面上呈现出以中心为原点的向外扩散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带有正方形网格;

18、逐渐移动光学滑轨,使凸透镜前后移动进行聚焦,激光通过物镜进入筒身中,并呈现在第二反射镜上,再反射至第一反射镜上,透过目镜可以观察到光斑,直至在观察窗内部的观察面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通过螺栓将光学滑轨固定在导轨滑台上,使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并标注此位置;

19、s5、对收纳盒、木块进行复调,直到光斑达到实验所需要的收光点,记录光斑位于物镜上网格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收纳盒与木块,对收纳盒与木块的位置进行标注;

20、s6、收起通光环使其与遮光板平行,均收于筒身下方,旋转镜筒,使其嵌入收纳盒中,消除镜筒对收光光路的遮挡问题,完成光路校准。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潜望镜装置使实验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聚焦点,并进行精确的光路校准,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迅速定位聚焦点,并准确地将其调整至测量点,确保中性束参数的采集既准确又可靠。

23、(2)本专利技术中,潜望镜装置配合其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在狭小空间进行光路校准,消除光路采集对中性束成分分析造成的影响,确保采集光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过程中注入中性束的束能量、束成分、束散角及时、准确的获取,为磁约束核聚变中性束加热系统中中性束束参数的诊断测量提供有效数据和技术支撑。

24、(3)本专利技术中,提高光路校准的成功率可以减少实验人员进入现场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收纳盒(21),所述收纳盒(21)为顶部和一侧边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收纳盒(21)底部开设有穿孔(211)与第一安装孔(212),所述收纳盒(21)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1)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木块(22),所述木块(22)通过螺栓连接有导轨滑台(23),所述导轨滑台(23)为底部设置有凸起燕尾条状的条形轨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1)一侧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13)处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中心处设置有条形螺孔,所述连接块(25)焊接有观察窗(26),所述连接块(25)的条形螺孔与所述观察窗(26)内的观察镜片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包括筒身(11),所述筒身(11)与所述收纳盒(21)转动连接,且所述筒身(1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内,所述筒身(11)通过转动可以嵌入或直立于所述收纳盒(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1)一侧的上部设置目镜(12),另一侧的下部设置物镜(13),顶部设置第一反射镜(14),底部设置第二反射镜(15),所述第一反射镜(14)与所述第二反射镜(15)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1)底部铰接有遮光板(16)与通光环(1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光准直透镜组件(3)包括光学滑轨(31),所述光学滑轨(31)与所述导轨滑台(23)滑动连接,所述光学滑轨(31)连接夹持器(32),所述夹持器(32)高度可调,所述夹持器(32)内设置有凸透镜(3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组件(4)包括载物台(45),所述载物台(45)与所述导轨滑台(23)滑动连接,所述载物台(45)连接调整架(41),所述调整架(41)高度可调,所述调整架(41)内设置有透明镜片(42),所述透明镜片(42)中心处连接插头(43),所述插头(43)连接光纤(44)。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潜望镜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收纳盒(21),所述收纳盒(21)为顶部和一侧边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收纳盒(21)底部开设有穿孔(211)与第一安装孔(212),所述收纳盒(21)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1)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木块(22),所述木块(22)通过螺栓连接有导轨滑台(23),所述导轨滑台(23)为底部设置有凸起燕尾条状的条形轨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1)一侧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13)处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中心处设置有条形螺孔,所述连接块(25)焊接有观察窗(26),所述连接块(25)的条形螺孔与所述观察窗(26)内的观察镜片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望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包括筒身(11),所述筒身(11)与所述收纳盒(21)转动连接,且所述筒身(1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内,所述筒身(11)通过转动可以嵌入或直立于所述收纳盒(2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徐兴勤刘洋汪晨李超刘君旭徐伟梁立振胡纯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