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70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4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臭氧发生管,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内部形成内腔,内腔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散热单元包括内部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内外侧壁设有散热片,水路循环连接进水管、水泵和回水管,散热单元与外壳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上开设若干出气口,外壳底部开设排气口。本技术可以同时对外部水冷单元和臭氧发生器本身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1、臭氧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由于臭氧易分解而无法储存,因而在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现场制取。由于臭氧发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会加快臭氧的分解,因此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性能要求较高。然而,现有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散热结构风冷水冷使用起来效率不够高,不节能。

2、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且能结合风冷和水冷,实现更高的散热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臭氧发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内部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内部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内外侧壁设有散热片,所述水路循环连接进水管、水泵和回水管,所述散热单元与外壳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上开设若干出气口,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排气口。

4、所述臭氧发生管两端分别连接干燥气体进气管和臭氧出气管。

5、所述通气管连接气源。

6、所述通气管内设有隔板,所述通气管位于外壳的顶部。

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可以同时对外部水冷单元和臭氧发生器本身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外壳(13)和安装在外壳(13)内的臭氧发生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内设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内部形成内腔(9),所述内腔(9)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8),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内部的循环水管(4),所述循环水管(4)内外侧壁设有散热片(5),所述循环水管(4)循环连接进水管(1)、水泵(2)和回水管(3),所述散热单元与外壳(13)之间形成风道(11),所述风道(11)上开设若干出气口(15),所述外壳(13)底部开设排气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管(8)两端分别连接干燥气体进气管(6)和臭氧出气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管(10),通气管(10)连接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0)内设有隔板(14),所述通气管(10)位于外壳(13)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风冷和水冷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外壳(13)和安装在外壳(13)内的臭氧发生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内设有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内部形成内腔(9),所述内腔(9)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8),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内部的循环水管(4),所述循环水管(4)内外侧壁设有散热片(5),所述循环水管(4)循环连接进水管(1)、水泵(2)和回水管(3),所述散热单元与外壳(13)之间形成风道(11),所述风道(11)上开设若干出气口(15),所述外壳(13)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进徐越强孙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多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