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行走类医疗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腋下拐。
技术介绍
1、腋下拐是一种供下肢重度残疾者或者下肢康复期间患者使用的辅助行走器械,它可以起到平衡和支撑身体的作用,腋下拐一般由支撑杆、腋托、握把组成;现市面上也出现了具有减震和缓冲作用的腋下拐,如公告号为cn209864534u公开的减震腋下拐杖,腋托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有减震组件,能一定程度减少震动,但是其腋下拐的设计没有适当考虑人行走时的人体工学,减震组件的设计虽然能一定程度减缓震动,但是人在使用腋下拐进行前后移动时,腋托与使用者腋部容易产生位移,不能保证腋托与腋部的贴合程度,长时间使用,腋托与腋部产生摩擦,引起疼痛与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腋下拐,其具有减震效果好,能较好减少与患者腋部的摩擦的作用。
2、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减震腋下拐,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腋托组件,所述腋托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连接件,以及设置在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上端的腋托组件(3),所述腋托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上端的连接件(32),以及设置在连接件(32)上呈马鞍状的腋托(31),所述连接件(32)包括安装端(32a)与缓冲端(32b),所述腋托(31)后端铰接在安装端(32a)上,腋托(31)前端通过弹性组件(33)与连接件(32)的缓冲端(32b)进行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条形缓冲槽(321)、设置在条形缓冲槽(321)内的弹簧(322)、插接在条形缓冲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上端的腋托组件(3),所述腋托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上端的连接件(32),以及设置在连接件(32)上呈马鞍状的腋托(31),所述连接件(32)包括安装端(32a)与缓冲端(32b),所述腋托(31)后端铰接在安装端(32a)上,腋托(31)前端通过弹性组件(33)与连接件(32)的缓冲端(32b)进行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条形缓冲槽(321)、设置在条形缓冲槽(321)内的弹簧(322)、插接在条形缓冲槽(321)内并抵接在弹簧(322)上端的连接销(323),所述腋托(31)前端设置有连接孔(311),所述连接销(323)依次插接进连接孔(311)、条形缓冲槽(321)使得腋托(31)前端弹性连接在缓冲端(32b)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32a)呈杆状,安装端(32a)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铰接孔(320),所述腋托(31)后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10),腋托(31)后端与安装端(32a)通过在第一铰接孔(320)与第二铰接孔(310)内插接销钉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春,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钰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